[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全自动血压计的检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8421.0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8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录超;吴玉;王富强;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录超 |
主分类号: | A61B5/022 | 分类号: | A61B5/0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全自动 血压计 检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全自动血压计的检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用全自动血压计采用臂筒设计,带有正确测量姿势提示,全方面满足高强度团体检测需求,担负着医院批量体检和健康筛查的重要作用。医用全自动血压计的量值准确也关乎患者利益。我国也将电子血压计列入强制检定目录,2010年5月11日发布了JJG692-2010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的检定规程。其中重复性检定要求,用胶管和三通把血压计与袖带、血压模拟器连接,袖带卷扎在相应尺寸的硬质金属容器上,松紧适宜。血压模拟器采用外置袖带模式且设置成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由血压计对血压计对血压模拟器进行加压测量,记录血压计显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但是医用全自动血压计未预留检定接口,需要从校准接口切断血压计的加压胶管,从而用三通管与血压模拟器和袖带相连,达到检测的目的。这样既耽误检定时间也不利于血压计维护,操作不当就会给血压计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快捷、方便,精确度及稳定度高的医用全自动血压计的检定装置,能有效的保护医用全自动血压的内部结构,避免拆卸血压计的胶管带来的不必要麻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全自动血压计的检定装置,包括支撑管臂1,压力耦合气囊2,血压模拟器3,气管A4,气管B5和辅助加压装置6,支撑管臂1中部套有压力耦合气囊2,血压模拟器3通过气管A4与压力耦合气囊2相连通,压力耦合气囊2通过气管B5与辅助加压装置6相连通。
所述的辅助加压装置6,包括辅助加压气球7,单向阀8和辅助加压开关9,辅助加压气球7进气口设置单向阀8,辅助加压气球7出气口设置辅助加压开关9,辅助加压开关9与气管B5相连。
所述的支撑管臂1为玻璃或硬质塑料支撑管臂,重量轻,取材方便。
所述的支撑管臂1为金属支撑管臂。
所述的压力耦合气囊2为尼龙布压力耦合气囊或塑料压力耦合气囊,材料薄,测量效果准确,且结实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辅助加压气球向压力耦合气囊加压,压力耦合气囊鼓起时,关闭辅助加压开关。其次,把绑有压力耦合气囊的硬质支撑管臂放入医用全自动血压计的筒壁内。然后,血压模拟器采用外置袖带模式且设置成对收缩压和舒张压。最后,医用全自动血压计对筒壁加压测量,记录血压计显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本装置通过医用全自动血压计的筒壁与压力耦合气囊的紧密接触,保证压力耦合气囊的气压与筒壁内的气压是完全相等的,在血压模拟器设置收缩压和舒张压发出脉搏波,脉搏波通过压力耦合气囊传递到血压计筒壁内的脉搏波感应器,从而血压计检测到血压并显示。辅助加压气球的目的是保证压力耦合气囊内有足够的气体,在电子血压计加压时保证筒壁与压力耦合气囊的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检测方便、快捷,精确度及稳定度高。2、在医用全自动血压计维护检测时,有效的保护医用全自动血压的内部结构,避免拆卸血压计的胶管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坏和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管臂,2-压力耦合气囊,3-血压模拟器,4-气管A,5-气管B,6-辅助加压装置,7-辅助加压气球,8-单向阀,9-辅助加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医用全自动血压计的检定装置,包括支撑管臂1,压力耦合气囊2,血压模拟器3,气管A4,气管B5和辅助加压装置6,支撑管臂1中部套有压力耦合气囊2,血压模拟器3通过气管A4与压力耦合气囊2相连通,压力耦合气囊2通过气管B5与辅助加压装置6相连通。
所述的辅助加压装置6,包括辅助加压气球7,单向阀8和辅助加压开关9,辅助加压气球7进气口设置单向阀8,辅助加压气球7出气口设置辅助加压开关9,辅助加压开关9与气管B5相连。
所述的支撑管臂1为金属支撑管臂。
所述的压力耦合气囊2为尼龙布压力耦合气囊,材料薄,测量效果准确,且结实耐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录超,未经刘录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84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火灾监控报警系统
- 下一篇:带活动支架的安全型热水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