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织布机上的电动缠线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8496.9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4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俊龙 |
主分类号: | D03J5/22 | 分类号: | D03J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织布机 电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织布机上的电动缠线设备,属于织布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工织布从汉代开始盛行,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手工织出的布又称老粗布,是一种纯棉织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和浓郁的香浓特色,备受人们的喜爱。在使用手动纺织机织布时,纬线团缠绕是否均匀,会直接影响布的质量,现有传统的纬线团的制作方法是采用古老的手摇缠梭架进行缠线,采用手摇缠梭架进行缠线时,不仅缠线速度慢,影响织布速度,而且缠出的线团不够均匀,因而严重影响布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织布机上的电动缠线设备;该设备采用电机带动缠线杆转动,机械化程度高,无需使用者手工转动,缠线速度快,缠出的线团疏密有致,该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适合在手工纺织行业内普及推广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用于织布机上的电动缠线设备,它包含穿线管、缠线杆、固定壳体、从动轮、皮带、主动轮、皮带轮、传动轴部分,其特征是:在固定壳体的上端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固定有缠线杆,缠线杆的中部设置有梭芯,缠线杆的右端设置有从动轮;缠线杆的左端设置有穿线管,穿线管的下端设置有盘形齿轮和导线轮;在固定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传动轴,在固定壳体的左侧,传动轴的外面设置有传动轴壳体,传动轴壳体的右端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壳体上,传动轴的右端通过第三轴承固定在固定壳体的右侧板上,传动轴的左端通过第五轴承与传动轴壳体相固定连接;传动轴的右端设置有皮带轮、主动轮,从动轮与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主动轮通过皮带与电机相连接;在传动轴的左端设置有锥形齿轮,锥形齿轮与穿线管上的齿轮相啮合;在穿线管与传动轴壳体相接触处设置有第四轴承和第六轴承。
所述的穿线管上端的高度高于缠线杆右端的高度。
工作原理
缠线时,首先将线从穿线管穿出,将线的端部固定在梭芯上,然后启动电机,传动轴和缠线杆在电机的带动下开始转动,传动轴通过锥形齿轮和盘形齿轮带动穿线管围绕缠线杆做圆周运动,这样即可使线疏密有致的缠绕在缠线杆上,缠线完成后,将线团和梭芯从缠线杆上拔出,最后将梭芯从线团中抽出,这样线的端部也会伴随梭芯拔出,这样即制成纬线团。
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设备采用电机带动缠线杆转动,机械化程度高,无需使用者手工转动,缠线速度快,缠出的线团疏密有致,该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适合在手工纺织行业内普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织布机上的电动缠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图中各个部分由下列阿拉伯数字表示:
1.穿线管、2.缠线杆、3.梭芯、4.固定壳体、5.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7.从动轮、8.皮带、9.第三轴承、10.主动轮、11.皮带轮、12.固定架、13.传动轴、14.传动轴壳体、15.锥形齿轮、16.导线轮、17.第四轴承、18.第五轴承、19.第六轴承、20.盘形齿轮。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织布机上的电动缠线设备,它包含穿线管1、缠线杆2、固定壳体4、从动轮7、皮带8、主动轮10、皮带轮11、传动轴13部分。
如图所示,在固定壳体4的上端通过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固定有缠线杆2,缠线杆2的中部设置有梭芯3,缠线杆2的右端设置有从动轮7;缠线杆2的左端设置有穿线管1,穿线管1的下端设置有盘形齿轮20和导线轮16。
如图所示,在固定壳体4的下端设置有传动轴13,在固定壳体4的左侧,传动轴13的外面设置有传动轴壳体14,传动轴壳体14的右端通过固定架12固定在壳体4上,传动轴13的右端通过第三轴承9固定在固定壳体4的右侧板上,传动轴13的左端通过第五轴承18与传动轴壳体14相固定连接。
如图所示,传动轴13的右端设置有皮带轮11、主动轮10,从动轮7与皮带轮11之间通过皮带8相连接,主动轮10通过皮带与电机相连接;在传动轴13的左端设置有锥形齿轮15,锥形齿轮15与穿线管1上的齿轮16相啮合;在穿线管1与传动轴壳体14相接触处设置有第四轴承17和第六轴承19。
如图所示,所述的穿线管1上端的高度高于缠线杆2右端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俊龙,未经郭俊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84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免熨贴袋机的折边机构
- 下一篇:一种拉链布带一体机的机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