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的散热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9629.4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6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峥;张浩;谢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国晟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顿海舟;陈业胜 |
地址: | 51065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散热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外壳,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LED灯的散热外壳。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能环保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主题,但是传统的光源耗能高,寿命短,还含有汞等有害物质,已经难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LED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种困境。相对于传统光源,LED光源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照明光源,其绿色环保、寿命长、节能、可靠性高、光效好、体积小等优点,使LED光源相对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节能灯等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随着LED技术的发展,LED的高光效化、超高亮度化、全色化不断发展创新,其对灯具设计、应用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改进灯具构造、延长灯具寿命、提高节能水平,解决散热问题、优化光学设计、节约生产成本等,是业界一直重点研发突破的领域。特别是现今LED照明技术已相对成熟,如何使之更利于市场推广应用,使LED灯具应用进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取代传统光源,更是业界研发的主流方向。
对于灯具的设计中,散热结构一直是业内研究的重点。灯具的散热效果较差,则不仅会影响光衰,还会影响灯具寿命,严重的甚至会短期内即会造成灯具“死灯”。传统的散热方式大多为通过将LED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器上,由散热器与空气的自然接触热交换达到散热效果。但这种散热方式散热效率较低,用于功率较小的灯具灯具尚可,一旦用于功率较大的灯具,其散热效果就显得抓襟见肘了。后来有人为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将散热器的体积增大,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方式提高了成本,而且增大了空间占用的体积,显然不是最理想的方案。同时若一味地增大散热面积,有时候反而适得其反;若仅通过增加散热材料的量来加大散热面积,必导致牺牲了成本优势;若在一定的散热材料基础上,通过复杂的鳍片结构来增加散热面积,必导致空气对流不畅;若为了考虑空气对流的效果和成本的因素,而一味拉长、拉大散热鳍片,导致散热鳍片被设计得很薄,这是没考虑散热材料散热系数的失败设计。
在设计散热结构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散热材料的散热系数、导热系数、散热面积、成本、与空气热交换的效果灯因素。现有设计中,往往只考虑了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而缺少考虑部分因素,导致设计的散热结构不够合理,达不到最佳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LED灯散热效率的散热外壳。
上述LED灯的散热外壳,包括呈管状的吸热芯和多块散热片,多块散热片围绕吸热芯外壁径向设置,相邻散热片间均形成有主通风槽,且多块散热片均往吸热芯的同一端延伸,并在该端围成一个用于放置器件的空腔,空腔与主通风槽相通,每块散热片的外侧均至少设有两块径向设置的鳍片,同一散热片上的鳍片间均形成有副通风槽。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LED灯的散热外壳,其空腔用于放置器件,器件工作时会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经主通风槽流向散热外壳外,避免热量在空腔内积聚,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增设了鳍片,使得散热外壳的散热面积增大,而且鳍片间均形成有副通风槽,加快了鳍片间的空气流动,使得鳍片的散热速度更快,进一步提高了散热外壳的散热效率。
优选的,每块散热片的外侧均设有两块径向设置的鳍片,两鳍片间形成有呈U型的副通风槽。
优选的,所述副通风槽上设有缺口,缺口与空腔相通。
优选的,相邻散热片间均形成有呈U型的主通风槽。
优选的,所述鳍片的外侧面具有螺纹结构。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和鳍片的外侧面为弧线结构,使散热壳整体呈圆台状。
优选的,每块散热片或鳍片的端部均形成有用于承托器件的第一台阶。
优选的,所述吸热芯两侧相互贯通,吸热芯在空腔内形成有用于承托器件的第二台阶。
优选的,所述吸热芯中部具有承托板,承托板上设置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的厚度为2mm-5mm,所述鳍片的厚度为1mm-3mm。
所述散热片和鳍片的厚度设计,不能太薄,太薄虽然有利于增加散热面积,但由于热传导系数的原因,热量还未从吸热芯一端传导致末端就已经散逸到空气中了,使得末端部分的散热片和鳍片起不到散热的效果;也不能太厚,太厚虽然能够传导到末端,但牺牲了散热面积。在现有该型号的大部分灯具情况下,实用新型人经过不断的实验,结合材质热传导的考虑,设计该厚度范围。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优选方案中的主通风槽和副通风槽均呈U型,使得空气在主通风槽和副通风槽的流动更顺畅,而且副通风槽上设有缺口,缺口与空腔相通,使得空腔内的热量还可以通过缺口流出,以进一步提高散热外壳的散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国晟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国晟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96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