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玻璃钢贮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9905.7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6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韦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鑫复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2 | 分类号: | B65D90/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郭丰海 |
地址: | 21420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玻璃钢 贮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循环、贮存装置,具体说是化工行业或有色金属开采、冶炼行业中,用于对洗涤液进行循环和贮存的高性能玻璃钢贮槽。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玻璃钢贮槽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度的复合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在化工行业或有色金属开采、冶炼行业中,它主要被用来循环和贮存洗涤液。
传统的玻璃钢贮槽都是通过手糊、缠绕、模压或喷射等几种成型方式而制成,但不管采用何种成型工艺,都需要将预先剪切好的玻璃纤维布或玻璃纤维纱、玻璃纤维毡加上树脂进行复合,待固化后形成产品,即利用模具将玻璃纤维布或玻璃纤维纱与玻璃纤维毡呈交替状铺覆在一起,相邻的两层间涂刷树脂进行粘接,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层层铺覆,使得制品的槽壁达到所需的厚度,然后再进行固化。这种玻璃钢贮槽往往是按照设计时的壁厚要求进行一次性的制作成型,而没有进行严格的分层分时制作,这样容易造成贮槽槽壁的内层散热不均匀、固化不充分,使得槽壁内有气泡残留,容易出现内外贯通,影响了它的防腐性和防渗漏性,从而导致这种高性能玻璃钢贮槽的使用寿命较短。
同时,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高品位(即所需物质含量高)的矿产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低品位、含氟较高的杂矿,这就对化工行业或有色金属开采、冶炼等行业的生产设备带来了更高的制造工艺要求,这是因为传统的玻璃钢的主要材料是玻璃纤维,玻璃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而矿产中含有的氟与空气中的水分子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氟酸(HF),SiO2又极易与氢氟酸发生化学反应(SiO2+4HF=2H2O+SiF4),因此,这种玻璃钢无法长期经受氢氟酸(HF)等化学物质的腐蚀以及矿尘的磨损,必须在玻璃钢接触介质的内层设置新的复合结构来提高其耐腐蚀和耐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性能玻璃钢贮槽,这种贮槽的槽壁采用分层分时制作而成,其固化较为充分,不会有气泡残留,而且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高性能玻璃钢贮槽的特点是其槽壁从内到外依次由防腐层、防渗层、增强层和表面层复合而成。所述防腐层从内到外依次由聚酯纤维毡和玻璃纤维短切毡复合而成。所述防渗层从内到外依次由玻璃纤维短切毡、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短切毡和玻璃纤维布复合而成。所述增强层由不少于两层的玻璃纤维缠绕纱复合而成。所述表面层从内到外依次由玻璃纤维短切毡和玻璃纤维表面毡复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防腐层的玻璃纤维短切毡的层数为两层,且它们复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防腐层与防渗层之间从内到外还依次复合有玻璃纤维短切毡、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短切毡和玻璃纤维布。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高性能玻璃钢贮槽的槽壁含有防腐层、防渗层、增强层和表面层,在制作过程中,防腐层、防渗层和表面层均形成固定的厚度,整体厚度的调整可通过调整增强层的玻璃纤维缠绕纱的层数来实现,而且这几种复合层结构是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分层分时制作而成,从而可提高该高性能玻璃钢贮槽槽壁的整体固化水平,减少气泡残留。
另外,防腐层中与贮槽内液体直接接触的是聚酯纤维毡层,而聚酯纤维毡层在制造时能够大量的吸收树脂,使得防腐层的树脂含量达到90%以上,从而形成一层富树脂层,使氢氟酸等物质不能直接与玻璃纤维接触而发生化学反应,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而且,聚酯纤维毡具有很好的光滑性,贮槽中液体中的结垢物不易在其上黏贴,从而可减小结垢物与槽壁间的摩擦,使槽壁具有较高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性能玻璃钢贮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圆圈部分的复合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鑫复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鑫复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9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