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缠绕压脚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0567.4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6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彭家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琪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29/06 | 分类号: | D05B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脚,属于缝纫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存在有各种各样的压脚,但现有的压脚在内胆棉地缝制过程中均会出现内胆棉上的毛绒线缠绕机针及压脚板前端的情况,此时,常常需要缝制者用手去拨掉缠绕在机针和压脚板前端上的毛绒线,不仅浪费许多时间,且在拨去毛绒线的过程中还有可能造成机针伤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压脚在内胆棉的缝制过程中均会出现内胆棉上的毛绒线缠绕机针及压脚板前端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防缠绕压脚。
为解决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防缠绕压脚,由压脚支柱、通过销轴与压脚支柱连接的压脚板组成,所述压脚板包括后板、两块后端与后板固定连接且与后板位于同一平面内的前板,所述两块前板相互平行且两块前板之间形成过针缺口,该压脚板还包括一端与其中一块前板前端连接、另一端与另一块前板前端连接的塑料连接件。
为了更好的阻拦内胆棉上的毛绒线缠绕于机针及压脚板前端,所述后板和前板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树脂材料制作而成。
为了便于拆卸,同时扩大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所述塑料连接件优选为韧性及张力较强又具有一定支撑力的塑料胶管。
为了能达到更好的缝制效果,所述前板前端向上弯曲形成弧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塑料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块前板的前端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将塑料连接件向后套接于压脚支柱上即可实现避免内胆棉上毛绒线缠绕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有效预防机针扎手,且该设置结构非常简单、制作成本低廉,适合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后板和前板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树脂材料制作而成,该塑料材质对缝制品能起到很好的顺滑作用,从而有效保证内胆棉在缝制过程中的移动,提高缝制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塑料连接件为塑料胶管,该塑料胶管随处可见,其成本低廉,且可利用回收塑料胶管作为塑料连接件,极大地节约成本,且通过塑料胶管与压脚板前端连接,安装与拆卸均十分方便,当无需缝制内胆棉时,只需取下该塑料连接件即可,此时拆卸后的塑料压脚还可用于皮料及涂层面料等其他类型布料地缝制,应用范围广泛。
4、本实用新型前板前端向上弯曲形成弧面,该设置有效避免在缝制过程中压脚板对内胆棉的移动造成阻挡,继而有效保证内胆棉顺利向后移动,提高缝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压脚支柱,2-后板,3-前板,4-塑料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防缠绕压脚,由压脚支柱1、通过销轴与压脚支柱连接的压脚板组成,所述压脚板包括后板2、两块后端与后板固定连接且与后板位于同一平面内的前板3,该两块前板相互平行且两块前板之间形成过针缺口,该压脚板还包括一端与其中一块前板前端连接、另一端与另一块前板前端连接的塑料连接件4,如图1所示。
根据上述设置就可以很好地避免使用过程中内胆棉上毛绒线缠绕压脚板前端或机针的问题,其具体的使用过程如下:
先把塑料连接件连接于压脚板前端,如图1所示,再往后套在压脚支柱上,如图2所示,然后将压脚安装于缝纫机上即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压脚板上前板与塑料连接件的联合作用,即可有效避免内胆棉的毛绒线缠绕于缝纫机压脚板上,减少人工拨去毛绒线的时间,进而提高工作效率、预防机针扎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脚板中前板前端向上弯曲形成一定弧度,如图2所示,该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前板对内胆棉的移动造成的阻碍,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所述后板和前板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树脂材料制作而成,该塑料材质对缝制品能起到很好的顺滑作用,从而有效保证内胆棉在缝制过程中的移动,也进一步地提高了缝制效率。
只要在压脚板上前板的前端连接塑料连接件,即可实现上述目的,但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压脚可应用于多种布料地缝制,本实用新型中塑料连接件优选为韧性及张力较强又具有一定支撑力的塑料胶管。该塑料胶管不仅便于拆卸安装,且还可利用回收的同类型塑料胶管进行替换,大大地节约了成本。
根据以上设计,就可以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琪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琪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05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篷检测装置
- 下一篇:数字扫描确认防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