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感应双环加热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1059.8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5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柳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6/06 | 分类号: | H05B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1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感应 加热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感应控制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双环加热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是电磁炉中功率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当功率管Q1栅极加上正脉冲时导通,电流经由电感L1和电容C1组成的谐振回路至功率管Q1的C极再至E极,完成回路。当脉冲信号为零时,功率管Q1截止关闭。脉冲信号的发出时间受控于同步电路和L1、C1的谐振状况。输出功率的大小,取决于输出的脉冲宽度。当Q1所加的脉冲较窄时,L1中存储的能量较少。在与C1谐振时,振荡较弱,不能使Q1的集电极电位为零,此时如功率管Q1导通则属于硬导通,增加功率管本身的损耗,此时如不导通则将使机器停止工作。相反,当Q1所加脉冲较宽时,将使L1、C1回路振荡增强,产生很高的反向电压,如所产生的反向电压超出功率管本身的耐压,将使得功率管击穿损坏。因此,目前常用的电磁炉无法输出大功率,也不能输出较小的功率(如需较小功率只能间歇工作)。
CN200720179150.9提出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其变换电路,公开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中,实现全桥与半桥选通的控制元件较多、可靠性较低、实现复杂且实现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实现成本低、安全可靠电磁感应双环加热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磁感应双环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接的逻辑控制芯片、IGBT驱动模块和逆变电路;其中,逆变电路包括桥式连接的晶体管Q1、晶体管Q2、晶体管Q3和晶体管Q4,晶体管Q1的集电极和晶体管Q4的集电极均连接电源,且晶体管Q1的基极、晶体管Q2的基极、晶体管Q3的基极和晶体管Q4的基极均通过IGBT驱动模块分别连接逻辑控制芯片的其中一个PWM信号输出端,在电源与地之间依次串接的2个谐振电容C2和C3,2个谐振电容C2和C3的公共端依次串接开关K1和线圈L2之后与晶体管Q4的发射极连接,而线圈L2与晶体管Q1的发射极之间依次串接开关K2、线圈L1和谐振电容C1。
其中,逆变电路还包括:在晶体管Q4的集电极与地之间依次串接2个吸收电容C4和C5,且2个吸收电容C4和C5的公共端连接晶体管Q4的发射极。
其中,开关K1和开关K2均为接触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在内环加热时加热面积小且加热功率小、在双环加热时加热面积大且为全功率加热的特点,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器件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磁炉中功率电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环加热控制装置包括依次串接的逻辑控制芯片U1、IGBT驱动模块及逆变电路。其中,逻辑控制芯片U1是采用TI公司型号为TMS320F28027的芯片U1,相关外围电路可参考厂家配套的技术说明书,在此不再赘述。IGBT驱动模块是由富士公司生产的型号为VLA517-01R的IGBT驱动模块,相关外围电路可参考厂家配套的技术说明书,在此不再赘述。而逆变电路包括:晶体管Q1、晶体管Q2、晶体管Q3、晶体管Q4,3个谐振电容C1、C2和C3,线圈L1和线圈L2,2个吸收电容C4和C5组成;其中,晶体管Q1的发射极与谐振电容C1的一端和晶体管Q2的集电极相连,谐振电容C1的另一端与线圈L31的一端相连,线圈L1的另一端与开关K2的一端相连,开关K2的另一端与线圈L2的一端和开关K1的一端相连,开关K1的另一端与谐振电容C2和C3的公共端相连,线圈L2的另一端与晶体管Q4的发射极、晶体管Q3的集电极、吸收电容C4和C5的一端相连,晶体管Q1的集电极、晶体管Q4的集电极、谐振电容C2的另一端、吸收电容C4的另一端与电源VCC相连,晶体管Q2的发射极、晶体管Q3的发射极、谐振电容C3的另一端、吸收电容C5的另一端与公共端PGND(地)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10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铷频标的射频链
- 下一篇:一种铷钟扫描捕获辅助锁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