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火灾防烟空气幕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1510.6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5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柳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C2/06 | 分类号: | A62C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1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火灾 空气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阻隔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火灾防烟空气幕。
背景技术
火灾烟气是导致建筑物发生火灾时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防止烟气蔓延,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具有重要意义。可在疏散通道内安装防火门,其缺点是在阻止烟气蔓延的同时,也会阻碍人员疏散。
中国专利CN01273155.2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火灾防烟空气幕,由电机、叶轮及外壳组成。外壳为罩体,其上端设置有进气口,下端设置有出气口,叶轮由两端的滚轮和长条形叶片组成。但是,该专利具有如下缺陷:
1、不能调节吹出气流的方向。
2、进气口与出气口方向一致,安装在建筑物内疏散通道或前室门洞顶部时要求较高的层间距,如层间距较低,则会影响进气。
3、发生火宅时往往会伴随电力中断,将导致空气幕无法工作而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且排出气流的方向可调节的建筑火灾防烟空气幕。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火灾防烟空气幕,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一个侧面设置为进风口,在壳体另一个侧面设置为出风口;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气流加速风道、叶轮、连接叶轮的电机、连接电机的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与市电电性连接;通过安装件与进风口连接的送风管道,该送风管道连接送风机;设置在出风口处的导流板;通过逆变电路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的蓄电池组。
其中,导流板包括呈平行排列的导流叶片以及固定在导流叶片两端使所有导流叶片同步转动的调节杆。
其中,叶轮为贯流式叶轮或离心式叶轮。
其中,蓄电池组通过整流及变压电路电性连接市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风口与出风口设置在不同侧面,可以提高空气幕的可靠性,且出风口设置导流板可改变气幕的角度或方向,有效地形成一道柔性阻隔,防止火灾烟气向疏散通道及安全区域蔓延,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并且,使用蓄电池组作为空气幕的备用电源,可在发生火灾断电的情况下确保空气幕也能正常工作,从而提高空气幕的可靠性。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现成本较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幕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设置在出风口的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空气幕的供电及控制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建筑火灾防烟空气幕包括:送风机11,与送风机11连接的送风管道12,通过安装件与送风管道12连接的进风口13,在与进风口13不同侧面上的壳体上设置的出风口16,设置在进风口13与出风口16之间壳体内的叶轮14(叶轮14为贯流式叶轮或离心式叶轮)及气流加速风道15,以及设置在出风口16处的导流板,该导流板包括呈平行排列的若干导流叶片18,固定在导流叶片18两端且使其成为一体并带动所有导流叶片18同步转动的调节杆19。
结合图3,叶轮14由电机驱动,叶轮14的连接轴与电机的转轴连接,而电机通过与市电(AC220V)相连的控制电路板连接,同时,蓄电池组通过逆变电路连接控制电路板,而市电通过整流及变压电路连接蓄电池组。在市电存在的情况下,市电不仅能通过控制电路板给电机供电,还能够通过整流及变压电路给蓄电池组充电。当建筑内发生火灾导致停电时,此时市电停电而不能给电机供电,由控制电路板切换至由蓄电池组供电,蓄电池组的输出直流电压经过逆变电路升压从一定幅值的交流电压后给电机供电,从而驱动空气幕工作。
当空气幕工作时,气流从进风口13进入后,在叶轮14转动作用下,气流进入气流加速风道15加速后,以较高速度从出风口16排出形成一道柔性阻隔,防止火灾烟气向疏散通道及安全区域蔓延,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15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棉机给棉罗拉和开纤打手之间的隔离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抢救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