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1550.0 | 申请日: | 2013-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2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丁善玉;应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超伟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04 | 分类号: | B41F31/04;B41F31/26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3222 | 代理人: | 陈向东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机 印染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机,具体涉及一种印刷机的印染机构。
背景技术
印刷机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印刷机可将油墨印刷在不同材质的表面处,而此类材质包括纸张、布料、塑料或金属等,而这些都需要依赖印刷机。
现今印刷机,请参看图7,其油墨刮刀装置都是空间开放式的,在印刷机上设有印版辊400,印版辊400的一侧设有网纹辊401,网纹辊401的一侧设有油墨刮刀402,网纹辊401的下方则设有一油墨盘403,当实际印刷时,被印刷材料进入印版辊400,油墨刮刀402抵触于网纹辊401上,将多余的油墨刮除,油墨则由刮刀的下方和两侧排入油墨盘403里,而印版辊400则从被刮除油墨后的网纹辊401上转印油墨,再压印至材料上,使得被印材料上印刷出图案或文字。而在印刷过程中,油墨因使用与挥发逐渐减少,此时则由人工再于油墨盘中添加新的油墨。
而这种开放式的印刷方式具有以下严重的缺点:
一:由于油墨属于燃点极低的易燃物品,第一禁忌是火和电,对于吸烟人士来说则不能操作印刷机,而当机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材料与各滚轮之间互相摩擦,容易产生静电,当静电聚集到一定强度时,则容易产生火花,极易引发油墨着火,一旦失火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当实际印刷时,需在油墨中添加稀释剂,稀释剂包括有溶剂、甲苯、乙醇等,而这些稀释剂都含有高致癌物,在添加稀释剂的过程中,稀释剂会挥发出刺鼻、恶心的气味,严重影响了操作工人的身心健康。
三:在高速印刷时,油墨会随网纹辊飞溅,如果飞溅到被印刷材料上,则这一段材料将成为废品,如果飞溅到地上,则很难清理,由此大量浪费了油墨。
四:在实际印刷时,由于油墨盘没有任何排墨装置,当在高速印刷时,经常需要往油墨盘里添加油墨,而当停止印刷时,油墨盘里的油墨则很难清理干净,造成油墨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新设计了一种封闭式给墨的印刷机印染机构,该印染机构包括有压印辊、印版辊以及网纹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纹辊一侧设有带凹槽的储墨条,储墨条的凹槽面向网纹辊,形成凹槽的两个凸缘上设有刮刀,位于刮刀两端的储墨条凹槽内设有密封部件,左右密封部件、上下刮刀以及储墨条与网纹辊形成储墨腔,所述储墨条上设有油墨孔,所述储墨腔通过油墨孔与外面的油墨输送装置连通;
所述密封部件包括有软质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外侧面上下具有向两侧倾斜的斜面,中间具有与网纹辊形成密封的圆弧面,所述刮刀通过夹块固定于具有相同斜度的凸缘上,且靠于斜面上;
所述密封块左右两侧分别设有C型弹片和C型挡片,所述C型弹片和C型挡片固定于储墨条的凹槽内,并与密封块紧挨着;
所述油墨输送装置包括有设于油墨桶上的油泵以及油泵上的进墨输送管与出墨输送管,所述油墨孔包括进墨孔与出墨孔,所述出墨孔与外面的油墨杯连通,所述油墨杯底部设有漏孔,所述漏孔与进墨孔分别与出墨输送管与进墨输送管接通,所述出墨输送管与进墨输送管的另一端管口分别与油墨泵的出墨口与进墨口接通;
所述油墨杯内设有油墨内杯,所述油墨内杯底部与漏孔连通,所述油墨内杯上设有高出于油墨杯的把手,所述油墨内杯杯口低于上面的凸缘的底面;
所述进墨输送管上设有阀门,所述油泵的进墨口与阀门之间设有油墨自排管;
所述储墨条上部设有与储墨腔连通的排气孔。
按照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印刷机具有如下优点:
一、由于储墨腔上的刮刀于网纹辊是相互接触的,而油墨位于储墨腔内,因此油墨处于一个封闭的腔体内部,即使在很高印刷速度的情况时,油墨不会飞溅出来。再者因油墨处于封闭的腔体内部,印刷时即使产生静电,也不会导致油墨着火。同时也不会有难闻的气味产生。彻底解决了印刷的安全性和对工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二、由于储墨腔内的油墨可由油墨回流装置回收,因此可以被再次重复使用,而此回流装置大大提高了油墨利用率,且不需要频繁的添加油墨,另外保证了油墨具有良好的粘度。又由于储墨腔内的油墨维持有一定的量,因此当油墨涂布于网纹辊时,网纹辊上的油墨就得以均匀分布,因此印刷的品质就可确保。
附图说明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特征,结合附图示详细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刮刀腔体与油墨输送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刮刀正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刮刀另一面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油墨由腔体内流向油墨杯的动作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油墨内杯从油墨杯中拿出后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超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超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15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八角形孔的双面刀刃刀口凿刀头
- 下一篇:纸箱自动切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