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书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1998.2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2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晨奇 |
主分类号: | B42D3/00 | 分类号: | B42D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张秋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书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皮,尤其涉及一种包装书皮。
背景技术
目前中小学生使用的教材是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书本的大小尺寸不同,主要采用:大16开本(210×297mm)、16开本(188×265mm)、大32开本(148×210mm)、32开本(130×184mm)等多种尺寸,最大的尺寸和最小尺寸相差很多,无法使用统一的书皮包书,需要针对不同尺寸的图书配备不同的书皮,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实用、能同时适用于不同尺寸书本的、可快速包装的书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书皮,包括外皮和两个内皮,两个所述内皮间隔贴附于所述外皮的内壁面,两个内皮之间的一段外皮为外皮的主间隔部;所述内皮的顶端、底端分别与所述外皮的顶端、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外皮的侧边缘上设有第一粘胶层,所述内皮的顶端或/和底端上设有第二粘胶层;所述主间隔部所在外皮的顶端或/和底端设有配合书本大小撕开部分外皮的主撕裂部。
所述书皮中,所述内皮远离主间隔部的侧边缘与对应的所述外皮侧边缘之间留有间距形成副间隔部。
所述书皮中,所述主间隔部位于两个所述内皮的中间位置,两个所述内皮在外皮上关于所述主间隔部对称设置。
所述书皮中,所述主撕裂部包括数条用于撕去外皮顶端或/和底端的部分外皮的撕裂线。
所述书皮中,所述副间隔部的顶端或/和底端设有配合书本大小撕开部分外皮的副撕裂部,所述副撕裂部与所述主撕裂部位置相对应。
所述书皮中,所述副撕裂部包括数条用于撕去外皮顶端或/和底端的部分外皮的撕裂线。
所述书皮中,所述撕裂线为U形、圆弧形、锯齿形或波浪形,所述撕裂线由小孔间隔设置串组而成。
所述书皮中,所述第一粘胶层沿着所述外皮的侧边缘设置,所述第二粘胶层沿着所述内皮的顶端或/和底端边缘设置。
所述书皮中,所述第一粘胶层与所述第二粘胶层为长条形双面胶。
所述书皮中,所述外皮与所述内皮用相同或者不同的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书皮中间位置设置了撕裂部,并在书皮侧边缘、顶端或/和底端上设置了粘胶层,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中的书皮可配合书本大小撕除撕裂部上的部分书皮,然后将书皮侧边缘、顶端或/和底端翻折包装于书本上并用粘胶层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书皮更加方便实用、能同时适用于不同尺寸书本,可令读者快速完成包装。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书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书皮中内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书皮中外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书皮上套入书本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书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方位定义:以读者横向打开书皮的两侧后,视野范围内书皮的上端、下端分别为顶端、底端;书皮左、右方向分别为左侧、右侧。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书皮1用于包装不同尺寸书本2的外部,其可与书本2固定连接并对书本2的书脊21、封面22、封底23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书皮1可包括外皮3及内皮4,该外皮3用于保护所包装书本2的书脊21、封面22、封底23。该内皮4用于将封面22、封底23束缚于书皮1上,使书皮1与书本2固定连接在一起。由于书皮1上包装封面22的部分(未图示)与包装封底23(未图示)的部分为关于包装书脊21的部分(即主间隔部34)对称,故通常在书皮1上设置的内皮有两个,分别位于外皮3内壁面上包装封面与包装封底的对应位置。该两个内皮4间隔贴附于外皮3的内壁面,两个内皮4之间的一段外皮为外皮3的主间隔部34。该内皮4的顶端41、底端42分别与该外皮3的顶端31、底端32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分别形成书皮1的顶端11和底端12。该外皮3的侧边缘331和侧边缘332上分别设有第一粘胶层391和第一粘胶层392;该内皮4的顶端41上设有第二粘胶层49;该主间隔部34所在外皮3的顶端31设有配合书本2大小撕开部分外皮的主撕裂部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晨奇,未经王晨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1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酵床鸡舍
- 下一篇:用于精量点播器上的可抽取式取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