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验科用多功能取尿送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2944.8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4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邱清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清芳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4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验 多功能 送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是一种检验科用多功能取尿送检装置。
背景技术
尿液检查包括了尿常规、中段尿培养、尿三杯检验、阿迪氏计数、尿蛋白定量等等项目。
肾脏通过以上机制要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生陈代谢正常进行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检查手段的不断发展,如酶联免疫、放射免疫、各种色谱、分子生物学基因检查等新技术的民展,开发了先进、微量、快速、特异的分析技术,可对尿液中的各种蛋白、
氨基酸、酶、激素等进行分析,故尿液检查又称尿液分析,大大扩展了其在临床的应用范围。检验项目逐渐增多,临床应用范围日趋扩大。
现有技术中的取尿装置多是医务人员直接发放给患者的一个试管或尿盆,使用时不仅不卫生,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且使用时极为不方便,既不方便放置在地面上使用,同样也不方便拿在手中使用,给患者和义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同时使用时也没有保护装置,给其他人员也带来的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检验科用多功能取尿送检装置,以期待解决现有技术中取尿送检装置使用不方便,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且无保护装置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验科用多功能取尿送检装置,包括取尿容器本体;所述的取尿容器本体的容器口大于所述取尿容器本体的容器柱;所述取尿容器本体的容器口上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有取尿容器盖,所述取尿容器盖开口大于所述取尿容器本体的容器口。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取尿容器本体的容器柱上设置有容器至少一个手柄。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取尿容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柱。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取尿容器盖顶部设置有容器盖手柄。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取尿容器本体的容器口上设置有V形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置本体上既设置有手柄同时又设置有放置装置,满足了不同条件下的使用,功能性更强,本实用新型在容器口设置有V形开口,方便了容器中尿液的倒出,容器盖的设置既起到防止交叉感染又起到了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装置图;
其中,1-取尿容器本体,2-连接轴,3-取尿容器盖,4-容器口,5-手柄,6-容器盖手柄,7-V形开口,8-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检验科用多功能取尿送检装置,包括取尿容器本体1;所述的取尿容器本体1的容器口4大于所述取尿容器本体的容器柱;所述取尿容器本体1的容器口4上设置有连接轴2,所述连接轴2的另一端连接有取尿容器盖3,所述取尿容器盖3开口大于所述取尿容器本体的容器口4。
本实施例中取尿容器本体1的容器柱上设置有容器至少一个手柄5。容器本体上的手柄也可以设置有两个。
同时为了使本实施例的取尿送检装置的功能性更强,可以满足放置在地面上使用,本实施例中取尿容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柱8。同时为了满足使用时可以方便操作容器盖,本实施例中取尿容器盖顶部设置有容器盖手柄6。
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柄6很方便的打开或盖上容器口。或让容器盖处于一个应有的位置,操作方便。
当取完尿液后,若需要倒出本实施例取尿送检装置中的尿液,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本实施例中取尿容器本体的容器口上设置有V形开口7。V形开口7的设置,可以很方便使用者倒出尿液,且不会出现洒落现象,方便控制,使用时功能性更强。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个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清芳,未经邱清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2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通风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静电的电子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