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承载元件的端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3321.2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2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贺云朗;邓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8 | 分类号: | B66B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周端仪 |
地址: | 511447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承载 元件 端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梯承载元件的端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承载元件的端接装置是电梯的核心元件。承载元件受力不均匀容易导致承载元件过快损坏,导致端接装置的失效,甚至引发电梯事故,因此如何保证承载元件工作过程中均匀受力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如中国专利200810043370(公开号:CN101580201A)公开的一种用于电梯装置的端接装置,包括插座、承载元件、楔块和两个支撑件,支撑件上设有使得该支撑件能在插座内转动的接触轮廓,支撑件、楔块、承载元件之间的接触面能自行进行调整以使得承载元件均匀受力,但是,两个支撑件的转动中心相同,只能使得支撑件绕承载元件长度或宽度方向转动,作用单一,不能保证承载元件均匀受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自动调整插件与承载元件在承载元件宽度方向的接触面,又能自动调整插件与承载元件在承载元件长度方向上的接触面,有效地保证承载元件均匀受力,使用寿命较长的电梯承载元件的端接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梯承载元件的端接装置,包括插座、楔块及内置于插座的第一、第二插件,楔块位于第一、第二插件之间,电梯承载元件夹持在楔块与第一、第二插件之间,第一插件与插座之间设有使得该第一插件可绕承载元件宽度方向转动的第一轮廓面配合结构,第二插件与插座之间设有使得该第二插件可绕承载元件长度方向转动的第二轮廓面配合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轮廓面配合结构可以为设于插座与第一插件之间的弧形轮廓面与弧形轮廓面的配合,或弧形轮廓面与平面的配合;
第二轮廓面配合结构可以为设于插座与第二插件之间的弧形轮廓面与弧形轮廓面的配合,或弧形轮廓面与平面的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轮廓面配合结构可以为设于插座与第一插件之间的第一圆弧柱面与平面的配合,第一圆弧柱面的轴线与第一插件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一圆弧柱面沿第一插件宽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插件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圆弧柱面可以位于第一插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轮廓面配合结构可以为设于插座与第二插件之间的第二圆弧柱面与平面的配合,第二圆弧柱面的轴线与第二插件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圆弧柱面沿第二插件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插件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圆弧柱面可以位于第二插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座与第一插件间可以设有第一定位结构,第一定位结构为设于第一插件上的第一定位凸台与设于插座上的第一定位孔之间的配合;
插座与第二插件间可以设有第二定位结构,第二定位结构为设于第二插件上的第二定位凸台与设于插座上的第二定位孔之间的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插件可以设有限制该插件转动角度的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固接在第一插件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插件可以设有限制该插件转动角度的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固接在第二插件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座上可以设有防止楔块从插座上端脱落的防脱件。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承载元件的端接装置,通过设有可绕承载元件宽度方向转动的第一插件,可绕承载元件长度方向转第二插件动,使得第一插件、第二插件、楔块与承载元件在承载元件长度方向、宽度方面的接触面能自行进行调整,使得承载元件均匀受力,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梯承载元件的端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第一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第二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梯承载元件的端接装置。
如图1、2所示,该装置包括插座1、楔块2、第一插件3及第二插件4。
第一插件3和第二插件4内置于插座1,楔块2位于第一插件3和第二插件4之间,承载元件5缠绕楔块2并夹持在楔块2与第一插件3和第二插件4之间。第一插件3与插座1之间具有第一轮廓面配合结构,使得第一插件3可绕承载元件5宽度方向转动(如图1所示方向)。第二插件4与插座1之间具有第二轮廓面配合结构。使得第二插件4可绕承载元件5长度方向转动(如图2所示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33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