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卷落料模具的排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3362.1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5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任效王;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瑞鹄技研(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卷 模具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件开卷落料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开卷落料模具一次两件排料用的排料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对模具在制造效率和材料利用率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卷落料模具在提高材料利用率,提高板件表面质量,提高效率和降低人的劳动强度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所青睐。
现有的开卷落料大多采用一次出一片成品料的方式,这种排样方式简单方便,但是对于有些外形不规则的成品料来说,如图6所示板料为梯形,这种开卷落料有以下缺点:
1、材料利用率低,排样时不能很好的利用板料;
2、生产效率低,一次只能出一片成品料,不能很好的发挥开卷落料的优势;
3、对于尺寸较小的板料,单片出料不能满足机床步距的要求,造成不能进行开卷落料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卷落料模具的排料机构,其实现一次两件排料,扩大开卷落料模具的应用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开卷落料模具的排料机构,包括气缸、推板、支撑座、气缸滑块,所述的气缸滑块设在气缸的轨道上,支撑座的底部设在气缸滑块上,支撑座顶部通过转销与推板相铰接。
所述的推板一端为尖头结构,推板另一端为方形结构。
所述的推板的方形结构端的重量大于推板的尖头结构端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本机构可实现一次冲压过程排出两件料,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2、扩大了开卷落料的使用范围,通过一次两件排料机构,将两个板件配合排料,两个板件的尺寸能满足步距要求;
3、提高材料利用率,对于外形不规则的板料,可以和其他形状件相互配合排样,最大限度的提高材料利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4、排料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料排样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料机构构造示意图。
图3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开卷落料一次两件排料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6为现有的板料排样构造示意图。
图中:1.成品板料Ⅰ、2.成品板料Ⅱ、3.气缸、4.推板、5.转销、6.支撑座、7.气缸滑块、8.传输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排料机构配合开卷落料模具,实现一次落两片板料,对于外形不规则的板料,板料之间可相互配合排样,最大限度的提高材料利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如图中将成品板料Ⅰ1和成品板料Ⅱ2配合排样,在虚线位置不影响拉延的情况下做出工艺缺口,配合排料机构排料,这样的排样方式可最大化的节省板料。
如图2所示,一种开卷落料模具的排料机构,在开卷落料线工作过程中简单快捷的将成品料推到传输带上,该排料机构包括气缸3、推板4、支撑座6、气缸滑块7,气缸滑块7设在气缸3的轨道上,支撑座6的底部设在气缸滑块7上,支撑座6顶部通过转销5与推板4相铰接;推板一端为尖头结构,推板另一端为方形结构;推板的方形结构端的重量大于推板的尖头结构端的重量。排料机构设置在开卷落料模具和传输带8之间,配合滚轮架使用。
如图3至图5所示,开卷落料模具打开,整个模具以及开卷落料的排料机构的各部件都处于复位的初始状态,此时推板4前端头的尖头结构卡住了板材工艺缺口的边缘。当模具随机床继续向下运动时,压料芯压住板材,落料刀块切断板材进行落料,在落料刀块切断板材后,成品板料Ⅰ1随传输带运走并经选料机构选择后进行堆垛;与此同时气缸打开,气缸滑块7向右运动,气缸滑块7上固定着支承座6和推板4也一起向右运动,推板前端头卡住成品板料Ⅱ2的左端,推板在气缸滑块和支撑座的带动下将成品板料Ⅱ推到传输带8上。
成品板料Ⅱ随传输带运走并经选料机构选择后进行堆垛,从而完成了两件成品板料的排出和堆垛工作。
气缸滑块在行程结束后立即反向运动,气缸滑块带动支承座和推板进行反向运动,运动过程中推板前端头碰到迎面而来的板材,推板前端头在板材的压力下绕转销下转,给板材进行让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瑞鹄技研(芜湖)有限公司,未经富士瑞鹄技研(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33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垫气缸与顶冠分离式模垫结构
- 下一篇:管线弯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