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先张预应力轨道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3465.8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0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钱振地;税卓平;张天民;李胜臣;曹鹏程;尹东辉;张长青;张玉光;张凤华;刘海涛;国殿福;高文峰;方明;梁国志;万鲁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富铁轨枕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4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预应力 轨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型先张预应力轨道板,属于铁道轨道轨道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无砟轨道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应用,中国高速铁路的营业里程已经达到7531公里,是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比如武广、郑西、哈大等客运专线持续运营时速350公里。
为了避免轨道板中的混凝土的变形开裂,通常采用先张法、后张法两种方法制造轨道板,采用先张法施工制成的轨道板在结构上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轨道板端部的预应力钢筋外露,在其周围的混凝土易形成毛细孔隙、并发生松散。尤其是当这些毛细孔隙吸水以后,还会使预应力钢筋受潮锈蚀、致使轨道板端部的混凝土与其内部预应力钢筋之间的预压应力逐渐减小,甚至使轨道板端部的混凝土因预压应力丧失而脱落,故这样结构的轨道板耐久性和可靠性不佳。采用后张法施工制成的轨道板在结构上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由于锚穴孔需满足安装千斤顶的需要,因此锚穴的尺寸通常较大,致使锚穴孔周边剩余混凝土的厚度尺寸较小,在生产过程中和运营时在列车高强度疲劳载荷的作用下,混凝土容易开裂,造成轨道板破损,严重影响了轨道板的使用寿命,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端部混凝土不易脱落、使用寿命长的轨道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先张预应力轨道板,该复合型先张预应力轨道板能使轨道板使用寿命更长、整体性能及耐久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板体,板体为混凝土制成的矩形体,板体的上表面设有两排有挡肩承台,每排有挡肩承台均沿板体的纵向延伸,两排有挡肩承台相对于板体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有挡肩承台内垂直设有套管,两套管中心连线垂直于钢轨,板体内上、下各设有数个先张预应力纵向钢筋和先张预应力横向钢筋,先张预应力纵向钢筋沿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先张预应力横向钢筋沿板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纵向钢筋的端部螺纹连接锚板,横向钢筋的端部螺纹连接锚板,先张预应力纵向钢筋、先张预应力横向钢筋通过锚板与板体的侧面卡式连接,板体设有钢筋骨架,钢筋骨架下端头露于板体下底面外部,钢筋骨架由数个非预应力钢筋绑扎制成,先张预应力纵向钢筋和先张预应力横向钢筋分别沿板体的纵向和横向穿过钢筋骨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先张纵向预应力钢筋、先张横向预应力钢筋端部与轨道板之间用锚具锚固,解决了板体与先张纵向预应力钢筋之间仅依赖握裹力进行连接时强度不足的问题,通过锚固的方式在板体端部建立起预应力体系,大幅增加了位于板体端部的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了板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先张预应力轨道板俯视表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先张预应力轨道板钢筋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先张预应力轨道板纵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先张预应力轨道板纵、横向钢筋连接锚固板示意图。
图中1、板体,2、纵向钢筋,3、横向钢筋,4、钢筋骨架,5、锚板,6、有挡肩承台,7、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包括板体1,板体1为混凝土制成的矩形体,板体1的上表面设有两排有挡肩承台6,每排有挡肩承台均沿板体1的纵向延伸,两排有挡肩承台6相对于板体1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有挡肩承台6内垂直设有套管7,两套管7中心连线垂直于钢轨,板体1内上、下各设有数个先张预应力纵向钢筋2和先张预应力横向钢筋3,先张预应力纵向钢筋2沿板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先张预应力横向钢筋3沿板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纵向钢筋2的端部螺纹连接锚板5,横向钢筋3的端部螺纹连接锚板5,先张预应力纵向钢筋2、先张预应力横向钢筋3通过锚板5与板体1的侧面卡式连接,板体1设有钢筋骨架4,钢筋骨架4下端头露于板体1下底面外部,钢筋骨架4由数个非预应力钢筋绑扎制成,先张预应力纵向钢筋2和先张预应力横向钢筋3分别沿板体1的纵向和横向穿过钢筋骨架4。
有效地解决了板体1与先张预应力纵向钢筋2、横向钢筋3之间仅依赖握裹力进行连接时强度不足的问题,通过锚固的方式在板体1端部建立起预应力体系,大幅增加了位于板体1端部的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了板体1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富铁轨枕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齐齐哈尔富铁轨枕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34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行立体交叉环岛交通桥
- 下一篇:一种捻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