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晾衣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3856.X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4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兴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兴容 |
主分类号: | D06F57/08 | 分类号: | D06F5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528223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晾衣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五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晾衣架。
背景技术
折叠式晾衣架以其可伸缩移动,占用空间小,在阳台、室内、室外均能使用,且存放方便,深受消费者喜爱。其是通过支撑架之间及支撑架与晾衣板之间的活动连接来实现折叠的功能。目前支撑架与晾衣板之间的活动连接通常采用如下方式。分别在支撑架和晾衣板的连接杆上各焊接一套筒,再把两个套筒活动连接在一起,就实现了支撑架与晾衣板之间的活动连接。采这样的方式,由于焊接所需要的时间长,技术要求高,焊接后容易留下焊疤,还必须进行打磨抛光才能不影响美观。这样的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晾衣架,其连接装置结构简单、稳固、安装方便、生产成本低以及生产效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晾衣架,包括支撑架、晾衣板和连接装置,支撑架和晾衣板通连接装置相连接,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杆、支撑架连接杆、晾衣板连接杆、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以及连接构件,第一套筒上开设有第一开孔,第一开孔与支撑架连接杆相配合,第二套筒上开设有第二开孔,第二开孔与晾衣板连接杆端部相配合。通过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上开口,无需焊接即可组装上支撑架连接杆和晾衣板连接杆,既能节省加工工艺又能保证外观精美,其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套装在连接构件上,连接构件与连接杆、晾衣板连接杆端部和支撑架连接杆端部相连接。因此,既简单又不影响外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构件包括轴杆及其端部的紧固件,支撑架连接杆和晾衣板连接杆的端部都开有供轴杆穿过的通孔。轴杆穿过支撑架连接杆和晾衣板连接杆的端部的通孔,把支撑架和晾衣板连接在一起。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轴杆端部的紧固件包括螺钉和轴杆端部的螺纹孔。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比较简单,折装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二端盖依次设置,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上都设有通孔,轴杆端部的紧固件将第一端盖连接到轴杆端部。采用端盖连接既美观又易于拆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套筒内设置有第一支撑部件,支撑部件设置在第一端盖一侧,第一支撑部件上设有通孔,其孔径与轴杆直径相配合。支撑部件的设置可固定轴杆的位置,使连接端部更为稳固,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由于轴杆受力而损坏第一端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套筒内设置有第二支撑部件,第二支撑部件设置在第二端盖一侧,第二支撑部件上设有通孔,其孔径与轴杆直径相配合。支撑部件的设置可固定轴杆的位置,使连接端部更为稳固,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由于轴杆受力而损坏第二端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套筒内设置有第三支撑部件,第三支撑部件设置在第一套筒一侧,第三支撑部件上设有通孔,其孔径与轴杆直径相配合。该设置使连接端部更为稳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架连接杆、晾衣板连接杆、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组成连接组件,连接杆两端各分别设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呈对称设置,轴杆套装于连接杆内部,其两端与连接组件相连接。套装连接杆内部的一根连接杆将位于连接杆两端的各部件相连接,可使衣架整体的结构更为稳定、牢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端盖中部设有凹部,连接杆端部嵌入该凹部。因此,可以避免连接杆的端部暴露于外部,影响美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筒外表面上设有连接耳。通过该连接耳与另一组支撑架上的第一套筒上的连接耳活动连接,可实现支撑架的折叠功能,从而使得在不使用时晾衣架时可折叠少占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和晾衣板连接后连接部位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晾衣架的晾衣板与支撑架连接装置去套筒后各连接部件组装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晾衣架的晾衣板与支撑架连接装置去套筒后各连接部件组装前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晾衣架的第一套筒和连接耳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晾衣架的第一套筒和连接耳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晾衣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兴容,未经吴兴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38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