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氨法氧化锌无动力自动氨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4769.6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2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余海涛;于洋;于在江;王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海涛 |
主分类号: | C01G9/02 | 分类号: | C01G9/02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卢洪方 |
地址: | 471521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锌 动力 自动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氨回收装置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氨法氧化锌无动力自动氨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氨法氧化锌生产中,传统的生产方法是:通过人工操作电力带动的多级循环泵,使瓷环或鲍尔环以及喷雾装置回收氨吸收塔中的氨蒸汽与水蒸汽进行混合,最后再合成浓度不一的氨水。由于对氨水的浓度不能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在生成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循环此过程才能获得浓度符合生产需求的氨水。这种生产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电能消耗大,生产成本高;2.能源浪费大,氨蒸汽和水蒸汽流失过多,氨回收率低,且热能没有得到二次利用,白白浪费掉;3.设备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影响安全生产;4.调节氨水浓度过程繁杂,生成效率低;5.劳动强度大,不能自动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氨法氧化锌无动力自动氨回收装置。解决现有氨法氧化锌生产中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浪费能源的问题,达到自动回收氨、自动调节氨浓度、提高氨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节能环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氨法氧化锌无动力自动氨回收装置包括主水箱、换热管、氨浓度检测仪、冷却水循环管、冷却系统及中枢控制器,主水箱上具有冷却水进口、循环水出口和循环水进口,换热管设置在主水箱内,其进口端与水蒸气和氨气进口端连接、出口端经氨浓度检测仪与氨水罐和稀氨水罐连通,所述的冷却水循环管连接在主水箱的循环水出口和循环水进口之间,所述的冷却系统设置在冷却水循环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热管为蛇形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水箱的底部上设有与所述换热管连通的排污口,并在排污管道上连接有清污阀。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冷却水循环管上还设置有待蒸氨液预热罐,该待蒸氨液预热罐位于主水箱的循环水出口与冷却系统之间,在待蒸氨液预热罐还设有待蒸氨液入口和待蒸氨液出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却系统包括润湿器、散热片、风机、喷淋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及第三温度传感器,散热片均布在所述冷却水循环管的外围,在散热片的上部设置有润湿器,风机和喷淋器均设置在润湿器上部的后上方,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主水箱上,其均与中枢控制器连接并由中枢控制器控制。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水蒸气和氨气的进口管道上还连接有注水罐。
本实用新型利用冷凝的物理反应原理,在氨法氧化锌生产过程中,利用水蒸汽冷凝遇氨气后形成氨水时散发的大量热量作为循环动力来促使反应循环,在氨气停止进入装置后水无法自行生成热量,冷凝回收停止。完成了不需要人工控制情况下的自动循环,保证了99%以上的氨气参与回收,并且在氨回收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氨浓度检测仪、中枢控制器、测温仪的搭配调控作用,达到自由控制氨水浓度。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而且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对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循环再利用,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生产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能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冷却水箱,2、换热管,3、主水箱,4、冷却水,5、循环水出口,6、冷却水循环管,7、待蒸氨液预热罐,8、清污阀,9、待蒸氨液,10、待蒸氨液入口,11、待蒸氨液出口,12、第一温度传感器,13、冷却系统,14、润湿器,15、散热片,16、第二温度传感器,17、第三温度传感器,18、风机,19、喷淋器,20、注水罐,21、水蒸汽和氨气混合气体,22、氨水,23、氨浓度检测仪,24、中枢控制器,25、氨水罐电磁阀门,26、氨水罐,27、稀氨水罐电磁阀门,28、稀氨水罐, 29、注水阀门,30循环水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海涛,未经余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4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