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弹衣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5171.9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9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峰;王宇;张宇;张垚;张百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洋 |
主分类号: | F41H1/02 | 分类号: | F41H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艳 |
地址: | 2150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弹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弹衣。
背景技术
防弹衣是军警在执行任务时必备的防护用品,其主要由衣套和设置在衣套内的防弹层组成,防弹层可吸收弹头或弹片的动能,对低速弹头或弹片有明显的防护效果,可减轻对人体胸、腹部的伤害。防弹衣在保证其防护性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对军警人员的战术动作没有影响,保证其使用方便。现有技术中的防弹衣多采用背心式,背心的前襟和后襟在肩部处固定连接,再在两侧通过连接部可脱离地连接,以方便人员穿脱。然后现有的防弹背心的两侧搭扣的底边采用平直型设计,如附图1所示,容易遮住人员腰部佩枪,影响出枪速度,增加了使用人员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弹衣。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弹衣,它包括顶部相连接的前襟和后襟,前襟和后襟内均设置有防弹层,前襟和后襟的两侧分别通过一连接部可脱离地连接,连接部的底部具有向上凹进的缺口,该缺口位于前襟和后襟的底边之上。
进一步地,连接部固定连接在后襟的下部,并位于后襟的两侧,连接部与前襟的可脱离地连接。
进一步地,前襟下部的两侧部设置有第一尼龙粘扣,连接部上设置有与第一尼龙粘扣可脱离地粘接的第二尼龙粘扣。采用尼龙搭扣的连接方式,使防弹衣的穿脱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缺口呈弧形,使外形更加美观,并且在缝制时更易于剪裁。在一种更优的方案中,连接部的上下宽度从其与后襟相连接的一端向相反的另一端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前襟和后襟上设置有多个装备袋,用来携带弹夹、手电筒、警棍、辣椒水等装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弹衣,通过两侧的弧形缺口设计,给腰部佩枪留出一定空间,不会影响出枪速度,提高了处置实战任务时的安全性与成功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防弹衣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弹衣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弹衣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弹衣在连接部与前襟脱离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弹衣在前襟与后襟完全展开后的里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前襟;
2、后襟;
3、连接部;
4、缺口;
5、第一尼龙粘扣;
6、第二尼龙粘扣;
7、装备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从附图2至附图5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弹衣,它包括顶部相连接的前襟1和后襟2,前襟1和后襟2内均设置有防弹层,其特征在于:前襟1和后襟2的两侧分别通过一连接部3可脱离地连接,连接部3的底部具有向上凹进的缺口4,该缺口4位于前襟1和后襟2的底边之上。缺口4呈弧形,连接部3的上下宽度从其与后襟2相连接的一端向相反的另一端逐渐减小。
本实施例中的防弹衣为背心式,如附图4所示,前襟1和后襟2可以采用一体式剪裁,也可以分别剪裁再在肩部处固定连接,连接部3固定连接在后襟2的下部,并位于后襟2的两侧,连接部3与前襟1的可脱离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前襟1下部的两侧部设置有第一尼龙粘扣5,连接部3上设置有与第一尼龙粘扣5可脱离地粘接的第二尼龙粘扣6。
前襟1和后襟2上设置有多个装备袋7。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洋,未经汪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51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力发电供暖设备
- 下一篇:油田燃煤注汽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