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中、低压注浆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5848.9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8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袁东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东福 |
主分类号: | B28B1/26 | 分类号: | B28B1/2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王振英 |
地址: | 510407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低压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洁具陶瓷加工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陶瓷中低压自动注浆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注浆方法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立交线注浆成型工艺及高压注浆成型工艺,不过这两类工艺大部分由人工完成,生产成本高、产量低、效率低、同时,由于以上工艺需要借助工作人员的经验,因此以上生产方法也相应地面临招工难、培训时间长员工自身技术能力不足、市场供应量不足等诸多矛盾。同时,由于普通立交线成型工艺需要高温、高湿的环境,加上坯体规整度差、修坯产生的粉尘对员工健康影响较大,导致生产计划排线困难、调动模具不灵便,招工及用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客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陶瓷中低压自动注浆成型装置,该装置采用控制单元对注浆成型过程进行控制,使注浆成型过程得以自动完成,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中、低压注浆成型装置,包括由输浆管依次连接的常压浆缸、加压浆缸及模具组,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压紧模具组的推进单元、用于检测模具组内压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及用于给控制单元发布指令的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和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推进单元与执行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压浆缸上开设有气压加压口和浆料加压口,与所述气压加压口连通并联设置有排气阀组和加压气缸。
再进一步地,与加压气缸连接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加压气缸与执行单元连接。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模具组包括内置的模型容腔,与模型容腔连通设置有注浆口、排水口和上浆排气口,所述注浆口与压力浆缸连通,与所述上浆排气口连通并列设置有巩固加压缸和排气阀,与所述排水口连通设置有排水阀。
进一步地,与所述巩固加压缸连接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单元连接。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模具组包括固定钢板架、活动钢板架以及位于固定钢板架和活动钢板架之间的模具箱,所述活动钢板架与推进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箱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多个模具箱沿固定钢板架和活动钢板架的方向排列成线性结构。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气缸排气阀组包括并联设置的若干个排气阀。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设置有输入单元。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模具组的材质为石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控制单元对注浆成型过程进行控制,使注浆成型过程得以自动完成,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相对现有技术来说,该装置占地面积小、成型时间短、工作环境无粉尘、劳动强度低,一方面保护了工人健康,另一方面又具备坚固耐用,寿命长,维修拆装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陶瓷中、低压注浆成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陶瓷中、低压注浆成型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中:1-常压浆缸;2-加压浆缸;3-输浆管;4-控制单元;5-执行单元;61-第一压力传感器;61-第二压力传感器;63-第三压力传感器;7-推进单元;8-加压气缸;9-巩固加压缸;10-排气阀;11-模具组;110-模具箱;12-脱模排水阀;13-模具排水阀;14-放浆阀;15-注浆口;16-排水口;17-上浆排气口,18-固定钢板架;19-活动钢板架;21-气压加压口;22-浆料加压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见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陶瓷中、低压注浆成型装置,包括由输浆管3依次连接的常压浆缸1、加压浆缸2及模具组11,还包括控制单元4、用于压紧模具组11的推进单元7、用于检测模具组11内压的第一压力传感器61及用于给控制单元4发布指令的执行单元5,所述执行单元5和第一压力传感器61与控制单元4连接,所述推进单元7与执行单元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东福,未经袁东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58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