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损耗双级控制带宽的光接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6297.8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5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田剑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龙腾中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69 | 分类号: | H04B10/69;H04B10/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损耗 控制 带宽 接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接收机,尤其涉及一种输出信号带宽可调、电能损耗小的小损耗双级控制带宽的光接收机。
背景技术
光接收机是接收光信号的设备,通常包括光检测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接收机的任务是以最小的附加噪声及失真,恢复出光纤传输后由光载波所携带的信息,因此光接收机的输出特性综合反映了整个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
光发射机发射的光信号经传输后,不仅幅度衰减了,而且脉冲波形也展宽了,光接收机的作用就是检测经过传输的微弱光信号,并放大、整形、再生成原传输信号。
光接收机中,光检测器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光电效应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在光通信系统中,对光电探测器的要求是灵敏度高、响应快、噪声小、成本低和可靠性高。光电检测过程的基本原理是光吸收。目前,在光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光检测器是光电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由于光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是十分微弱的,又加之在高背景噪声场的干扰情况下,会导致接收端信噪比S/N<1,所以对信号的处理是十分必要的。通常采取滤波器和放大器对光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
现有光接收机的滤波器,一般采取固定电路结构实现滤波,也就是说其滤波频率固定,所以最终输出的信号带宽是固定的,这样不利于对接收信号进行调节,难以做到将信号失真度降到趋近于最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输出信号带宽可调、电能损耗小的小损耗双级控制带宽的光接收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小损耗双级控制带宽的光接收机包括光电二极管、高通滤波器和放大电路,所述高通滤波器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光电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串联所述第一开关后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放大器的正极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负极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串联所述第三开关后同时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放大器的正极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负极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光电二极管的正极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光接收机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高频滤波器中增加开关控制电容值、电阻值的大小,从而改变输出信号的频带宽度,实现带宽可调,有利于对接收信号进行调节,尽量将信号失真度降到趋近于最低;同时,通过采用两级滤波和放大电路,实现更加精准的带宽调节,并采用手动投掷开关,实现电能损耗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小损耗双级控制带宽的光接收机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龙腾中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龙腾中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62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巡回清洁器的可调式吹风结构
- 下一篇:纺纱工艺中牵伸区域的可调式吹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