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节太阳能智能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7758.3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1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欢乐;王炳浩;于朋飞;李瑶;陈徐辉;刘军磊;艾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6B5/00 | 分类号: | E06B5/00;G02F1/163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太阳能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太阳能智能窗。
背景技术
每年全世界的大型建筑因调节室内温度需要而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而却浪费了我们能够利用的太阳能,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大型建筑中,全世界的日常家庭每年用于冷暖调节上的用电量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而减少空调等大功率耗电器材的使用次数的话,便能够给我们国家带来颇为丰厚的利润。而目前的窗户所采用简单的变色玻璃层,需要通电压而也需要消耗一定量的能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变色玻璃窗的能耗较高、节能性较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耗较低、节能性良好的可调节太阳能智能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节太阳能智能窗,包括框架和窗本体,所述智能窗还包括滑片和电致变色控制系统;
所述的窗本体是由第一玻璃层、电致变色复合薄膜、第二玻璃层、太阳能涂料层组成,所述太阳能涂料层覆盖在所述第二玻璃层的底面,所述电致变色复合薄膜的底面覆盖在所述第二玻璃层的顶面,所述电致变色复合薄膜的顶面覆盖在所述第一玻璃层的底面;
所述的电致变色控制系统包括太阳能蓄电池和与所述的滑片连接的变阻器;所述的太阳能涂料层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太阳能蓄电池的正极、负极连接,所述太阳能蓄电池的负极与变阻器连接,所述变阻器与所述电致变色复合薄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致变色复合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太阳能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为:根据光线强弱调节所述滑片进行电流大小的变换,进而改变电致变色复合薄膜的颜色,选择性地吸收太阳能使室内温度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这样就达到了调光控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环保节能,具有可调节性,结构简单,便于推广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线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2,一种可调节太阳能智能窗,包括框架和窗本体1,所述智能窗还包括滑片52和电致变色控制系统;
所述的窗本体1是由第一玻璃层21、电致变色复合薄膜4、第二玻璃层22、太阳能涂料层3组成,所述太阳能涂料层3覆盖在所述第二玻璃层22的底面222,所述电致变色复合薄膜4的底面覆盖在所述第二玻璃层22的顶面221,所述电致变色复合薄膜4的顶面覆盖在所述第一玻璃层21的底面211;
所述的电致变色控制系统包括太阳能蓄电池51和与所述的滑片52连接的变阻器53;所述的太阳能涂料层3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太阳能蓄电池51的正极、负极连接,所述太阳能蓄电池51的负极与变阻器53连接,所述变阻器53与所述电致变色复合薄膜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致变色复合薄膜4的输出端与所述太阳能蓄电池51的正极电连接。
所述的太阳能涂料层3两个接口通过导线50分别与所述太阳能蓄电池51的正极、负极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涂料层3可以吸收太阳能并且转化为电能存储于所述太阳能蓄电池51中以供所述的电致变色复合薄膜4变色。
可自己根据光线强弱调节所述滑片52进行改变电致变色复合薄膜4的颜色而选择性吸收太阳能使室内温度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这样就达到了调光控温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77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断路器耐压检测试验台安全门
- 下一篇:锥齿轮传动装置、驱动前桥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