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筋型排水消音组合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8252.4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3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高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塑科技发展(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33 | 分类号: | F16L55/033;F15D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邱奕才;禹小明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筋型 排水 消音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管连接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筋型排水消音组合管件。
背景技术
排水管道系统在排水过程中,常会在接头汇集处因水流中断、流水方向重新导流等产生较大的振动,使得排水管道内会出现正、负压波动,破坏水封,影响了排水的能力,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噪音,影响使用。
市场有些内部设置有导流叶片的配件,其导流叶片设计成螺旋形,与排水方向呈一定角度,在实际排水过程中,当排水管的水落到导流叶片上时,会产生较大的撞击力,因排水存在较多的杂质,对导流叶片伤害较大,长期工作下易磨损、而消失,从而失去导流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音效果明显且耐磨的加筋型排水消音组合管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筋型排水消音组合管件,该管件的内径由上到下逐渐减小,使得管件整体呈漏斗状,管件上端设有连接其它管件或管材的连接段,管件的内表面设有与排水方向一致的导流筋。本实用新型将管件整体设置成漏斗状,便于排水过程中的集水,而管件上端设置的连接段便于与其他管件或管材组合连接,而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将导流筋设置成与排水方向一致,所以排水时,水流与导流筋的冲撞面积远比现有技术的螺旋状导流筋要小,故而有效降低噪音,导流筋也能有效减少磨损。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筋采用多个条状体,每个条状体由管件内壁向轴心延伸,即从该管件的径向截面来看,管壁为圆周,轴心为圆心,导流筋就是多个在圆周往圆心延伸的线段。
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导流筋也是采用多个条状体,不同的是每个条状体由管件内壁往偏离轴心一定角度的方向延伸,即从径向截面来看,导流筋为多个在圆周往中间延伸的线段,但延伸方向稍微偏离圆心。
进一步地,所述条状体分为两组,从管件竖直方向看,第一组的设置高度比第二组高,第一组的宽度比第二组宽。通过这样的两组设计,使得设置高度较高的第一组先与排水接触,实现初步导流,然后再由设置高度较低的第二组与排水接触,实现第二次导流,通过这样的两次导流设置,使得导流效果比较明显。而因为第一组先与排水接触,故而受到排水的撞击力较大,所以将第一组的宽度设置较大,以延长使用寿命。采用这样的设计理念,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第三组、第四组等导流筋。
所述两组条状体间隔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管件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以提高管件环刚度、提高抗负压能力目的。
所述加强筋为多组环状凸起,或一组围绕管件外表面的螺旋凸起条。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筋设计成与排水方向一致,最大程度上减少水流对导流筋的冲出,当水流汇集时又能产生旋流,提高排水流量,从而达到实用新型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漏斗状管件1,其上端设有圆柱状连接段2,管件1的外表面设有加强筋5,管件1的内表面设有连接导流筋,分别是第一组导流筋3和第二组导流筋4。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满足建筑排水的前提下,提高排水流量,降低流水噪音。加筋型排水消音组合管件可以与其它配件组成直通、三通、四通、五通等多通道的配件,在排水系统中起到加强旋流、产生水气分离提高排水流量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管件1整体设计成漏斗状,起到排水汇集作用,内部设置第一组导流筋3和第二组导流筋4,使得汇集的排水产生旋流,加速排水,同时也使得水气分离,减少正、负压波动,外表面设置加强筋5起到提高配件环刚度、提高抗负压能力目的,整体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提高排水流量、降低噪声音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塑科技发展(武汉)有限公司,未经联塑科技发展(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82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