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筒入口防渗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9071.3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3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马楚;周保平;卢伟明;张功;牛孝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7/00 | 分类号: | E21D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35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筒 入口 渗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保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井筒入口防渗水装置。
背景技术
新建矿井井口预留基础完成后利用开挖的矸石回填,确保工业广场地表高于周围区域,雨季时保证井筒内不被灌入水。但是没有采取任何防雨水从回采矸石缝隙渗水到井筒内。当有雨水时,雨水顺着回填矸石的缝隙流入泥土地表,沿着泥土地表上与井筒入口连通的沟槽等,流入到井筒内,对井筒装备造成破坏,冬季井筒装备淋水后结冰,从而影响的井筒装备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有效防止雨水渗入井筒内的井筒入口防渗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井筒入口防渗水装置,在所有通向井筒入口的沟槽内灌满黄泥浆,在井筒围墙和井架基础之间设有一道闭合的隔水墙,所述隔水墙伸入地表以下0.3~0.5m,所述隔水墙高度与回填矸石的高度一致。
所述隔水墙预留有铺设电缆或管线的孔。
所述隔水墙为混凝土或黄泥浆隔水墙。
所述隔水墙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筒入口防渗水装置,在所有通向井筒入口的沟槽内灌满黄泥浆,有效的阻止了雨水从这些沟槽内渗入井筒;且在回填矸石前,在井筒围墙和井架基础之间设有一道闭合的隔水墙,能大范围的阻止外来的水进入井筒入口附近,对防止井筒入口渗水起到了双重保护的作用。从而防止了雨水渗入井筒淋湿员工衣服或者进入材料车等,保护了井筒装备,保证了井筒装备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隔水墙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见图1、图2,在所有通向井筒1入口的电缆沟槽2或水管沟槽3等沟槽内灌满黄泥浆,以防止雨水从这些沟槽内渗入井筒1。在回填矸石7前,在井筒围墙4和井架基础5之间的泥土层8上挖一条宽约1m,深度为伸入地表泥土0.3~0.5m的沟槽,沟槽闭合形成一个矩形,然后在沟槽上建一道隔水墙6,隔水墙6可以用混凝土或黄泥浆做成,预留有铺设电缆或管线的孔。井筒1附近回填矸石7时,注意避免回填矸石7对隔水墙6的破坏,防止隔水墙6开裂。隔水墙6的高度与回填矸石7的高度一致。隔水墙6能大范围的阻止外来的水进入井筒1入口附近,对防止井筒1入口渗水起到了双重保护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90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井水仓排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臂架智能控制装置、系统、方法和工程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