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漏电碳纤维发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9496.4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7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忠;张占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树忠;张占瑞 |
主分类号: | H05B3/30 | 分类号: | H05B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电 碳纤维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板,具体说是一种地面、墙壁取暖用的防漏电碳纤维发热板。
背景技术
随着供暖技术的进步,现在在我国北方地区大力推广的是地热供暖方式,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在我国北方大中城市,都已经开始大面积推广地热供暖方式。地暖是地板辐射采暖,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地面辐射供暖按照供热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水地暖和电地暖。水地暖前期安装成本高、地面盘管需清洗,一般2~5年清洗一次,供水锅炉需要保养,一般每两年需要保养一次,使用成本也相对较高;电地暖一次安装免维护,无需清洗,后续保养成本低,理论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使用寿命长。
电地暖又分发热电缆采暖和碳纤维电暖,碳纤维电暖由于安装方便、使用成本低,正逐渐取代发热电缆采暖。现有碳纤维电暖,如专利号为201110060098.6公开的碳纤维彩绘发热板,在碳纤维导电体的两侧胶接铜带电极,铜带电极的导线性能受胶接影响,在长期发热工况下,铜带电极与碳纤维导电体易脱落,连接不牢靠,使用稳定、安全性能低;如专利号为200320107576.5公开的远红外电热装饰板,在碳纤维纸和绝缘木板层之间压合铜带,铜带与碳纤维纸的压接易虚接,造成跳火,且存在泄露电流,在使用时易跳闸,影响正常使用和使用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碳纤维导电体与铜带之间导电连接的稳定性、安全性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碳纤维导电层与铜带导电连接稳定,无虚接、跳火现象,无漏电隐患,使用安全的防漏电碳纤维发热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漏电碳纤维发热板,包括碳纤维导电层和上、下绝缘加固层,碳纤维导电层上设有两根外接电源的铜带,碳纤维导电层和铜带压合于上、下绝缘加固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绝缘加固层外设有金属层,金属层接地/接零;或两绝缘加固层外分别设有两金属层,两金属层连通接地/接零。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层完全或不完全覆盖于绝缘加固层外。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铜带经一根以上缝合线沿铜带延伸方向缝合于碳纤维导电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缝合线为棉线或涤纶线或金属线。
进一步地,所述铜带两侧边经缝合线沿铜带延伸方向直线缝合碳纤维导电层。
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导电层为碳纤维导电纸,或碳类导电涂料层/膜,或有机/无机涂料层/膜。
再进一步地,所述上、下绝缘加固层为环氧纤维布或酚醛棉布或酚醛纸胶板或塑料。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采用铜带导电碳纤维导电层面状发热,温度可导电调节,热转换效率高,供暖效果好,有利于节能;
2、 采用缝合线将铜带缝合于碳纤维导电层上,配合上、下绝缘加固层压合,铜带与碳纤维导电层连接稳定、牢靠,长期使用,无脱落,且无虚接,能有效避免跳火,即便铜带局部发生损坏,也可由铜带经缝合线持续导电,不影响正常使用,提高使用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3、 采用上、下金属层夹装并接地/接零导出感应电或泄露电源,避免引起漏电保护器跳闸,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金属层夹装并接地/接零实现发热防漏电保护,配合铜带采用缝合线缝接并压合碳纤维导电层确保铜带与碳纤维导电层安全、稳定发热,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安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中:上金属层1,下金属层2,上绝缘加固层3,下绝缘加固层4,碳纤维导电层5,铜带6,缝合线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2所示,一种防漏电碳纤维发热板包括上金属层1、下金属层2、上绝缘加固层3、下绝缘加固层4、碳纤维导电层5、铜带6和缝合线7。碳纤维导电层5和铜带6压合于上、下绝缘加固层3、4之间,上绝缘加固层3上方设有上金属层1,下绝缘加固层4下方设有下金属层2,上金属层1和下金属层2连通接地/接零;铜带6的两侧边经两根缝合线7沿铜带延伸方向直线缝合于碳纤维导电层5上;碳纤维导电层5为碳纤维导电纸,或碳类导电涂料层/膜,或有机/无机涂料层/膜;缝合线7为棉线或涤纶线或金属线;上、下绝缘加固层3、4为环氧纤维布或酚醛棉布或酚醛纸胶板或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树忠;张占瑞,未经王树忠;张占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94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面旋转式多面佩戴吊坠
- 下一篇:防雷型电子救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