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立体停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9855.6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7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正;臧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维正 |
主分类号: | E04H6/22 | 分类号: | E04H6/22;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130122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旅游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立体 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城市停车状况的尴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目前预测,中国将进入汽车拥有率迅速上升时期,到2011年8月,汽车保有量达到1亿万辆,年平均增长15.2%,轿车保有量达到4029万辆,年平均增长率25.3%。按照目前汽车的使用状况,将有50%车辆行驶在城市中。然而,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城市每4.84辆机动车才有一个合法的停车位,有的城市平均每31辆车才配一个停车位,特别是大城市的机动车拥有量的增长速度更是远远超过了停车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这一现状对于渴望“车者有其位”的车主来说,形式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并积极探求解决的措施。作为现代大都市的标志,立体建筑和立体交通都有了显著发展,车满为患、道路拥挤己成为当今快节奏社会中的最不和谐之音,发展立体智能停车库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立体车库是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停车行业的发展,停车市场对立体车库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立体车库的存取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立体车库模型试验设备、真实情况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能够对立体车库结构和调度系统进行智能控制,为实体立体车库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并且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精确计算和验证分析,提高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减少设计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具有智能控制系统的立体停车库,所述立体停车库为框架结构,至少为三层,每层为左右停车位6,每层左右停车位6的中间设置有升降装置4,所述升降装置上固定有托盘8,托盘8上方设置有载车板7;托盘8上设置有向左或向右停车位6移动的横向推拉装置9,横向推拉装置9的横向推拉端与载车板7上设置的向左或向右的推拉连接电磁铁座12挂接;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是基于PLC的自动化控制系统,PLC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有线或无线与执行机构的升降装置4、横向推拉装置9、推拉连接电磁铁座相连。
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所述升降装置4为液压升降装置,或电动升降装置。
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所述横向推拉装置9为独立电机链条传动系统。
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所述停车位6为“U”字形结构,“U” 字形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从动滑轮排10,两侧的从动滑轮排10相互平行。
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所述载车板7为矩形结构板,矩形结构的载车板7上设置有与停车位6 “U” 字形结构两侧从动滑轮排10对应的滑动槽11;载车板7中部设置有向左或向右的推拉连接电磁铁座12。
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所述托盘8上设置有与载车板7两个滑动槽11对应的从动滑轮排10。
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所述PLC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由自动收费管理系统、自动存取车系统、自动道闸系统、监控安保系统、自动消防系统组成。
其中,所述自动收费由非接触式IC卡构成, IC卡由长期卡与储值卡两种组成; 所述自动存取车系统由小型可编程控制器PLC构成,包括卡号识别装置与移动载车盘;所述自动道闸,由非接触式读卡器、感应线圈及道闸组成;所述监控安保系统宝库中央控制室监视控制车库系统和运动检测、车牌识别、无人看守的监视器构成;所述自动消防系统,具有检测火源的探测器和惰性气的C02或NO2管路组成。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采用至少为三层,每层为左右停车位,每层左右停车位的中间设置有升降装置的停车库,其钢架结构,钢结构材料强度高、塑性小、自重小,钢结构在一般条件下不会因超载等而突然断裂,破坏前一般都会产生显著的变形,易于被发现,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自重小,便于运输和搬运。
本实用新型钢结构采用焊接连接可制成水密性和气密性较好的常压和高压结构的管道等,具有密封性好。可靠性高。制造简单,施工周期短。易实现机械化,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高,质量易于保证,是工程结构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一种结构。构件制造完成后,运至施工现场拼装成结构。拼装可采用安装方便的螺栓连接,有时还可在地面拼装成较大的单元,再进行吊装。施工工期短,可尽快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维正,未经王维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98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线构件和具有其的半导体模块
- 下一篇:外燃料箱访问盖、机翼和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