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搭接边自带粘接层的强力交叉膜自粘复合防水卷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0393.X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5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强;张云;李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禹红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27/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韩敏 |
地址: | 30040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搭接边 带粘接层 强力 交叉 复合 防水 卷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卷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搭接边自带粘接层的强力交叉膜自粘复合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强力层压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是一种由特制的交叉层压高密度聚乙烯(HDPE)强力薄膜与优质的高聚物自粘橡胶沥青经特殊工艺复合而成的高性能、冷施工的自粘复合膜防水卷材,具有优异的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抗紫外线性能和双向耐撕裂性能。
在现有技术中,强力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用于建筑物防水施工时,由于直接采用胶面和胶面搭接,搭接边为无胎体增强的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层,搭接后无强度,当基层发生变形时极易在搭接边处开裂,造成防水层破坏。另外,还有一种带玻纤或聚酯网格布作为搭接边增强层的强力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卷材搭接边具有了拉伸强度,但卷材搭接边处延伸率又受到影响,还是不能彻底解决搭接处易渗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的强力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搭接边无强度,搭接后在基础变形时容易损坏;采用玻纤或聚酯网格布增强,又降低了材料延伸率的问题,提供一种搭接边自带粘接层的强力交叉膜自粘复合防水卷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搭接边自带粘接层的强力交叉膜自粘复合防水卷材,包括强力交叉膜层,所述强力交叉膜层的一面上覆设橡胶改性沥青粘接层,另一面的搭接边处设有搭接边橡胶沥青粘接层,所述橡胶改性沥青粘接层的另一表面上覆设隔离层,所述搭接边橡胶沥青粘接层的另一表面上覆设搭接边隔离层。
优选的,所述搭接边橡胶沥青粘接层为SBS或SIS与特殊粘合树脂混合改性沥青自粘混合料。
优选的,所述搭接边橡胶沥青粘接层的宽度在80mm~100mm之间,厚度在0.8mm~1.0mm之间。
优选的,所述强力交叉膜层为交叉层压高密度聚乙烯(HDPE)强力薄膜,厚度在0.10mm~0.12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卷材强力交叉膜面层设置了搭接边橡胶改性沥青粘接层,防水施工时,杜绝了该类卷材本身搭接边无强度或加设增强层延伸率小导致的渗漏,大大提高了防水层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搭接边隔离层 2、搭接边橡胶沥青粘接层 3、强力交叉膜层
4、橡胶改性沥青粘接层 5、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搭接边自带粘接层的强力交叉膜自粘复合防水卷材,包括强力交叉膜层3,所述强力交叉膜层3的一面上覆设橡胶改性沥青粘接层4,另一面的搭接边处设有搭接边橡胶沥青粘接层2,所述橡胶改性沥青粘接层4的另一表面上覆设隔离层5,所述搭接边橡胶沥青粘接层2的另一表面上覆设搭接边隔离层1;所述搭接边橡胶沥青粘接层2为SBS与特殊粘合树脂混合改性沥青自粘混合料,其宽度为90mm,厚度为0.9mm;所述强力交叉膜层3为交叉层压高密度聚乙烯(HDPE)强力薄膜,厚度为0.11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搭接边自带粘接层的强力交叉膜自粘复合防水卷材可应用于水利工程、面屋、侧墙、隧道、地铁和高速铁路等防水工程中,作防水用途;所述搭接边隔离层1和隔离层5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分别保护搭接边橡胶沥青粘接层2和橡胶改性沥青自粘层4不被污染,施工时搭接边隔离层1和隔离层5可以掀掉;强力交叉膜层3具有优良的抗撕拉性和抗穿刺性,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应用性能和防水寿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禹红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禹红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03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