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倾斜隔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1180.9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2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季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捷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10 | 分类号: | F16F7/10;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 隔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备的隔振缓冲装置,具体是一种抗倾斜隔振器。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重心较高的设备在振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倾斜或摇摆,通常在设备底部安装四只普通隔振器的同时,需在其背部安装两只背部隔振器。公开号:CN101865235A公开了一种抗强冲击隔振缓冲器,该隔振器以底座为主架,底座内装有主弹簧模块、阻尼缓冲簧模块以及安装连接结构模块,其中在底座套内圆与阻尼缓冲簧模块的直簧片和弯簧片之间填充一圈缓冲网垫,形成了一道弹性箍环,当缓冲器受到较大的水平向冲击力时,缓冲网垫可以增强缓冲效果,同时可以约束直簧片和弯簧片,使之不会脱离压紧机构而散落。同时增加了垂直方向缓冲弹簧,当主弹簧受垂直冲击力位移,接触到缓冲弹簧时,缓冲弹簧可以抵消部分冲击力,而且当冲击力消失后,对主弹簧提供复位帮助。该隔振器虽然抗冲击能力,缓冲隔振能力较强,但是不具有抗倾斜功能,为了防止设备倾斜仍然需要安装背部隔振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倾斜隔振器,既有普通隔振器的缓冲隔振功能,又可以抗倾斜。
本实用新型以底座为主架,底板固定在底座内圆底部,上盖固定在底座的顶部,共同组成该隔振器的外壳;上盖中插有一个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上从上到下依次套有六角圈、帽盖、调节螺母、轴座,帽盖的上部位于上盖外,下部由底座上沿伸入底座内,调节螺母与轴座之间有螺旋簧;阻尼缓冲簧片间隔设置在底座的内圆中,形如一个圆筒状将螺旋簧包围,阻尼缓冲簧片的两端通过开口调节环压紧,上端的开口调节环外还有锥环;在底座内圆与阻尼缓冲簧片构成的圆筒状结构之间填充一圈丝网垫。所述的轴座上设有限位圈,限位圈内侧与轴座间留有空隙,外侧与底座内壁贴紧。
进一步改进,在锥环、下端开口调节环、轴座的轴外侧与轴肩外侧分别装有O形橡胶圈。
本实用新型既有普通隔振器的缓冲隔振功能,又可以抗倾斜,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包括:六角圈1、调节螺栓2、锥环3、开口调节环4、调节螺母5、上盖6、帽盖7、阻尼缓冲簧8、丝网垫9、螺旋簧10、底座11、限位圈12、底板13、轴座14、O形橡胶圈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实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以底座11为主架,底板13固定在底座11内圆底部,上盖6固定在底座11的顶部,共同组成该隔振器的外壳。调节螺栓2上从上到下依次套有六角圈1、帽盖7、调节螺母5、轴座14,帽盖7的上部位于上盖6外,下部由底座11上沿伸入底座11内,调节螺母5与限位圈12之间有螺旋簧10。阻尼缓冲簧片8间隔设置在底座11的内圆中,形如一个圆筒状将螺旋簧10包围,阻尼缓冲簧片8通过开口调节环4、锥环3压紧。在底座11内圆与阻尼缓冲簧片8构成的圆筒状结构之间填充一圈丝网垫9。所述的轴座14上设有限位圈12,限位圈12内侧与轴座14间留有空隙,外侧与底座11内壁贴紧。
在锥环、下端开口调节环、轴座的轴外侧与轴肩外侧分别装有O形橡胶圈,O形橡胶圈15起水平方向缓冲作用。
调节螺栓2上部与设备联接,其下部插入轴座14内孔,调节螺栓2可垂向滑动,但水平方向被限位。轴座14装入限位圈12内,轴座14可水平向滑动,但垂向被限位。故本实用新型既有普通隔振器的缓冲隔振功能,且可抗倾斜。
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捷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捷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1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