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大型晶片K1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1309.6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1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汪超;葛玉宏;王习彬;张志明;钱勇;郭锦龙;曹华勇;吕育栋;杨艳滨;朱敏;马立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南京巨龙钢管有限公司;巨龙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24 | 分类号: | G01N29/2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夏素霞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沽区信***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型 晶片 k1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超声波、声波或次声波来探测或分析材料的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大型晶片K1探头。
背景技术
在油气输送管道建设中,随着钢级的提高,可采用更高的输送压力、更小的钢管壁厚,能够显著减少钢材的使用量、工程建设及维护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采用高钢级管线钢用于管道建设是油气输送管道的发展趋势,对其高钢级钢管母材材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钢级钢管的生产过程中,钢管的母材很容易产生线性缺陷(裂纹),为了控制钢管的质量,需要对于钢管母材纵向缺陷进行检测。在利用普通探头的检测过程中,由于探头晶片尺寸较小,覆盖面积不大,检测花费时间长,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大型晶片K1探头,所述探头具有检测覆盖面积大,效率高和易检测到钢管母材纵向线性缺陷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大型晶片K1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接头、外壳、引线、吸声材料、透声斜楔、阻尼块和自发自收压电晶片,所述电缆接头位于所述外壳上,所述透声斜楔固定在所述外壳内部的下底面上,所述外壳内充满吸声材料,所述自发自收压电晶片贴装在所述透声斜楔的斜面上,所述自发自收压电晶片通过引线与所述电缆接头连接,所述阻尼块固定在所述自发自收压电晶片上。
优选的:所述透声斜楔的斜面与底面的夹角为45°。
优选的:所述自发自收压电晶片的尺寸为10mm*40mm*2mm。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尺寸为48mm*26mm*26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探头的检测覆盖面积大,检测效率高,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盲区小、分辨力强、检测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广,特别是对钢管母材线性缺陷有更高的检出率;简化了检测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钢管质量控制,优化了公司产品质量的检测手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吸声材料 2、透声斜楔 3、电缆接头 4、阻尼块 5、自发自收压电晶片 6、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超大型晶片K1探头,包括电缆接头3、外壳6、引线、吸声材料1、透声斜楔2、阻尼块4和自发自收压电晶片5。所述电缆接头3位于所述外壳6上,所述透声斜楔2固定在所述外壳6内部的下底面上,所述外壳6内充满吸声材料1,所述自发自收压电晶片5贴装在所述透声斜楔2的斜面上,所述自发自收压电晶片5通过引线与所述电缆接头3连接,所述阻尼块4固定在所述自发自收压电晶片5上。所述探头为K1探头,因此所述透声斜楔2的斜面与底面的夹角为45°。
为了保证所述探头的探测面积,所述自发自收压电晶片5的尺寸设计成10mm*40mm*2mm,所述压电晶片的尺寸也不限于上述尺寸,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为了保证所述外壳内各个器件的正常使用,将所述外壳6的尺寸设计为48mm*26mm*26mm,同理外壳的尺寸并不局限于上述尺寸,只要能报保证外壳内的器件能够正常使用即可。
超声波检测时通过所述超大型晶片K1探头的压电晶片发射出超声波实现电声换能。探头在母材上做锯齿型移动,声束通过耦合剂进入母材,探头的压电晶片通过自发自收的方式能确保钢管母材线性缺陷100%的检测出。所述探头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探头前沿L=10mm;2、探头斜率K=1,探头频率:2.5 MHZ;3、晶片尺寸:10*40*2mm;4、探头外形尺寸为48*26*26 mm;5、检测时探头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6、探头主声束偏离<2°。
所述探头的检测覆盖面积大,检测效率高,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盲区小、分辨力强、检测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广,特别是对钢管母材线性缺陷有更高的检出率;简化了检测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钢管质量控制,优化了公司产品质量的检测手段。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来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南京巨龙钢管有限公司;巨龙钢管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南京巨龙钢管有限公司;巨龙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13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