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军用综合集成数据控制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1350.3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2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汪旺翠;程刚;孙立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远征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H01B7/29;H01B9/02;H01B7/28;H01B7/17 |
代理公司: |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 32241 | 代理人: | 许峰 |
地址: | 238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军用 综合 集成 数据 控制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电线用电缆,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军用综合集成数据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系统迅速发展,信息沟通联络的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市场上所用的常规电缆主要特点为:1、无法满足现场布线一体化的要求,仍是通过开关、阀门、传感测量仪表间的一对一连线,用电压、电流的模拟信号进行测量控制,难以实现设备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之间的信息交换,使自动化系统成为“信息孤岛”,严重制约了控制系统本身的发展。2、仍然未能摆脱常规仪表设备一对一进行信号传输的连接模式,一般来说从现场到控制室都有比较长的距离,将所有现场的信号都通过单根电缆传送到控制室,一是要使用大量的电缆、成本高,二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电磁干扰,影响环境温度,产生粉尘、有害气体等影响信号传输的可靠性。3、使用环境的耐温等级受限,常规的电缆长期使用温度为-15℃~+70℃,只限于一般民品室内使用,无法满足军工等特殊行业。4、导电线芯的生产工艺单一,电缆导体的可焊性较差、传输阻抗偏大,单位长度里通过的有效电流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通信速率快、系统安全、造价低廉、维护成本低的一种军用综合集成数据控制电缆。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军用综合集成数据控制电缆主要包括导体层1、绝缘层2、分屏蔽层3、绕包层4、屏蔽层5、总屏蔽层6、护套层7,其中所述两芯导体层1编织为一个单元,两个单元的导体层1分别编织了镀锡分屏蔽层3对称排布,与另两根包覆绝缘层2的镀银铜导体层1进行成缆。
所述导体层1采用超多股直径为0.10mm镀银软铜丝束绞而成;
所述绝缘层2采用四氟乙烯PFA-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颗粒挤压式紧密包覆在镀银铜导体1周围;
所述分屏蔽层3采用多股直径为0.12mm镀锡软铜丝编织在高温对绞导线外围,编织密度大于90%;
所述绕包层4为将四根进行了分色处理的高温导线,每两根进行对绞;
所述屏蔽层5采用双面导电铝薄带绕包在PFA绕包层4外围;
所述总屏蔽层6采用多股直径为0.12mm镀锡软铜丝编织在铝塑带屏蔽层5外围,编织密度大于95%;
所述护套层7采用阻燃型高抗撕硅橡胶复合颗粒挤压成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缆内导体采用相互对称的组合方式进行设计,信号电缆采用不同节距的双绞来实现传输阻抗匹配,信号电缆与电源电缆采用分屏加总屏的双层屏蔽,可动部分采用高密度编织屏蔽,真正消除了不同传输介质间的相互干扰,既满足了传统的现场布线要求,又节省了布线空间,降低了调试难度,增加了产品的生产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体层、2-绝缘层;3-分屏蔽层;4-绕包层;5-屏蔽层;6-总屏蔽层;7-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军用综合集成数据控制电缆主要包括导体层1、绝缘层2、分屏蔽层3、绕包层4、屏蔽层5、总屏蔽层6、护套层7,其中所述导体层1采用超多股直径为0.10mm镀银软铜丝束绞而成;绝缘层2采用四氟乙烯PFA-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颗粒挤压式紧密包覆在镀银铜导体1周围;分屏蔽层3采用多股直径为0.12mm镀锡软铜丝编织在高温对绞导线外围,编织密度大于90%;绕包层4为将四根进行了分色处理的高温导线,每两根进行对绞;屏蔽层5采用双面导电铝薄带绕包在PFA绕包层4外围;总屏蔽层6采用多股直径为0.12mm镀锡软铜丝编织在铝塑带屏蔽层5外围,编织密度大于95%;护套层7采用阻燃型高抗撕硅橡胶复合颗粒挤压成形;所述两芯导体层1编织为一个单元,两个单元的导体层1分别编织了镀锡分屏蔽层3对称排布,与另两根包覆绝缘层2的镀银铜导体层1进行成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远征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远征电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1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态无功补偿三相干式铁心串联电抗器
- 下一篇:一种低烟无卤电力电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