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起落架侧上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2580.1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1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郑勇峰;宋艳平;殷魁;曲建清;姚远;胡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25/26 | 分类号: | B64C25/2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起落架 上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起飞着陆系统技术,涉及起飞着陆系统的锁及锁机构设计和结构设计等专业,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起落架侧上锁机构。
背景技术
起落架锁有上位锁、下位锁、舱门锁等。它们的正常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上位锁或舱门锁卡住,妨碍起落架放下;或下位锁上锁失效,起落架不能放下到位,均可使飞机毁坏。
起落架指示系统的正常工作同样相当重要,它告诉飞行员起落架是否处于安全放下、上锁状态。但有时存在假指示情况,如起落架已放下并上锁,由于指示故障,驾驶员却不知道,或者本来起落架放下未上锁,由于调整不当,却指示已上锁,这都是非常危险的。
1.下位锁
下位锁的功用是将起落架支柱固定在放下位置。因此,设计时如何使其顺利上锁及上锁后不因干扰而松脱是首要保证的。
a)收放作动筒或套筒式撑杆的内锁
起落架收放作动筒或套筒式撑杆内常带一种内锁:钢球锁、指形锁、卡环锁。上锁后使其杆长确定,从而实现将起落架固定在放下位置,起下位锁作用。这种锁多用作起落架的下位锁或舱门打开位置锁。
在现有飞机起落架设计中,钢球锁、卡环锁较为常见。
b)钩环锁
安装在机体结构上的锁钩将起落架运动构件上的锁环钩住,从而把运动构件固定在所需位置。这是起落架下位锁及上位锁、舱门锁常用的形式。
c)可折撑杆锁
即在撑杆折叠处装有机械锁(或钩环锁、连杆锁),上锁后其撑杆不能折叠,可承受拉压载荷。
d)挡块式下位锁
挡块式下位锁在不同的飞机上有不同的结构形式。歼7Ⅲ前起落架挡块式下位锁是结构紧凑、可靠性较好的一种。
2.上位锁
上位锁的功用是将起落架支柱固定在收上位置,承受飞机各飞行情况下的起落架质量载荷。放起落架时必须首先打开上位锁,其开锁是第一位要保证的,因此,上位锁应设有应急开锁系统,最好应是机械式的。
a)钩环式上位锁
BAe.146飞机主起落架上位锁。人工开锁手柄与机械应急开锁系统相连。
某歼轰机主起落架上位锁。铝制锁壳和开锁作动筒的外筒合为一体,其上装有导向夹板,收起落架时可保证锁环准确到位上锁。开锁作动筒有三个接管嘴,即进油管嘴、出油管嘴、回油管嘴。放起落架时,油液从进油管嘴进入开锁作动筒的开锁腔,推动活塞杆开锁。随即内腔的出油孔被打开,于是油液流入主起收放作动筒,放下起落架。收放开关回“中立”后开锁作动筒的两腔均通回油,可保证上位锁牢固地将起落架锁在收上位置,不因压力的变化而开锁。
上位锁的锁环应装在相对支柱转轴长度不变的位置,如支柱外筒上;不应装在活塞杆(或下摇臂)上。设有导向夹板和未有导向夹板的钩环式上位锁,其锁环应分别铰接和固接在支柱上。
b)挡块式上位锁
歼7Ⅲ飞机前起落架不仅是挡块式下位锁,还是挡块式上位锁。上、下位锁的锁闭销钉及其开锁时的缩进动力源是同一系统。
收前起落架时,起落架角形件11上的锁闭销钉12转向支承摇臂4,并沿其斜面滑动。当起落架转到收上位置时,锁闭销钉在弹簧力作用下,插入支承摇臂下端。阻止前起落架反向逆时针转动,将起落架牢靠地锁在收上位置。当起落架开关置于收上位置、作动筒全伸展时,锁闭销钉与支承摇臂间的间隙应为0.2~0.5mm。起落架开关处于中立位置时,此间隙因起落架自重而消失。微动开关的接触摇臂7也在限动杆9顶压下,松开微动开关,红色信号灯亮。
放下起落架时,随着作动筒收缩,锁闭销钉12被拉回角形件孔内,起落架可自由地从支
承摇臂转出。此时支承摇臂因凸块2止动,不能转动;上位锁摇臂7因限动杆9随起落架转离而松开,在弹簧力作用下转动,压 缩微动开关,红色信号灯灭。若用钢索应急放起落架时,摇臂1和凸块2同时转动,松开支承摇臂4。在起落架自重作用下,转动支承摇臂,放下前起落架。这时由于液压系统故障,锁闭销钉并不缩入角形件孔内。
c)舱门对接锁
舱门有关闭位置锁和打开位置锁,最典型的是舱门对接锁。
某歼轰机主起落架舱门对接锁。主起侧舱门和下舱门在关闭位置时,由舱门作动筒的卡环锁锁住。舱门对接锁是为了提高舱门的支承刚度,装于两舱门对合处的前端,也将舱门锁住。此锁采用一个锁键、一个开锁作动筒控制两扇舱门的打开与关闭。
为适应两舱门关闭运动是否同步均应保证上锁,采用了两锁钩分别上锁的形式。上锁后锁钩对锁环的约束方向,在锁环运动轨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25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石墨烯载光催化剂的高效负载方法
- 下一篇:双层连杆转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