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规则舰船舱的容量自动检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2844.3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3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淇;孙庆文;孙斌;赵伟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F17/00 | 分类号: | G01F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规则 舰船 容量 自动 检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量检定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不规则舰船舱的容量自动检定装置。
背景技术
容量是指容器内可容纳物质的体积或质量的量,即容器内部所包含的空间体积,也可称为容积。容量计量就是用量器对各种可流动物质进行体积数量的测量,容器的不同高度对应于不同的容积。容量计量范围很宽,小容量可小到千分之几毫升,大容量可达十万立方米以上。为方便起见,容量分为大容量和小容量两个计量范畴。大容量量器一般为金属量器,小容量量器一般为玻璃容器,其分类情况见图1。
在日常生活的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各个领域,涉及到大量的计量器具,为使全国量值的统一,就必须保证计量器具量值的统一,且被计量的量值,必须具有能与国家容量计量基准相联系的特性。根据量器使用不确定度的要求,容量计量方法也不相同,通常有衡量法、直接比较法和几何测量法三种。
衡量法是通过测定容器内所容纳的工作介质的质量和密度,计算出容器内容积的一种方法。直接比较法是用高一级的标准量器,借助工作介质与被检量器的容积进行直接比较。几何测量法即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运用各种几何测量手段测出容器的某些特征几何参数,进而通过计算求出容量值。现有技术采用标准金属量器来对不规则舰船仓的容量进行检测,采用的是直接比较法。
不规则舰船舱主要是指除货舱以外的燃料油舱、压载水舱、辅助舱等舱室,这些船舱的特点是结构复杂,普遍不具备能够使用几何模型描述的型线,无法使用传统几何测量法进行容量测量。目前的技术方法是使用标准金属量器进行量值传递,这种方法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测量准确度不足:检定工作需要全程人工参与,舱内液面高度测量难度高,人为误差影响较大;
2、金属量器体积庞大,不便于运输。标准金属量器是按照一定技术规格生产的固定量值容器,主要用途是固定在实验室中进行检定或校准工作,体积较大,不便于进行运输和现场使用;
3、检定效率低:测量速度慢,往往进行一个工作周期需要人工操作6个小时以上,劳动强度大,检定过程也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1)现有的不规则舰船的容量检定,工作效率低。往往计量整艘舰船的不规则液舱需要1-2个月的时间,而目前我国舰船建造的周期只有6个月左右,这样会影响到舰船建造的施工速度;
2)劳动强度大,需要消耗极大的人力、物力成本。现有技术将原本在实验室中使用的标准量器搬运到舰船建造现场使用,必须动用卡车、搭调进行搬运,现场工作还需要人工标定标准量器,使其能够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性,整个工作比较繁琐,普通工作人员难以胜任,必须由经过专业计量知识培训的人员才能进行操作。工作过程中,完全依靠人工操作,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
3)自动化程度低。现有技术需要人工进行注水、调整刻度、放水、测 量舱内液位高度,整个过程都是由手工操作,完全没有引入自动化技术。
4)进行容量检测所用的标准金属量器等装置体积庞大,便携性差。标准量器由于体积大,固定安装都需几个人共同完成,在施工现场也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使用起来操作性差。
5)计量结果准确度受人工操作影响较大。因为测量过程完全由计量人员操作完成,人工操作的不确定性和主观失误都会造成计量结果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规则舰船舱的容量自动检定方法,压力水源通过输水管道经减压稳压阀4,降压并稳压后经流量计8进行流量测量,再经第一温度变送器10进行温度测量,流入所述不规则舰船舱;利用压力变送器6检测减压稳压阀4的出水端水压;利用液位计12对不规则船舱内的液位进行实时测量;利用第二温度变送器13对不规则船舱内的液温进行实时测量;控制系统与减压稳压阀4,压力变送器6,流量计8,第一、第二温度变送器10、13,液位计12之间进行实时通讯,并根据压力变送器6的压力电信号对减压稳压阀4进行控制,进行水压调节;控制系统根据流量计8测得的流量数据和液位计12测得的液位高度,获取舰船舱对应液位的容积,并根据第一、第二温度变送器10、13的温差进行容积矫正。
利用过滤器3设置在所述减压稳压阀4之前进行水流过滤。
利用排气阀3设置在所述减压稳压阀4之前进行排气。
流量计8与另一流量计8’形成并联的较大、较小流量的双水流通道,控制系统对所述双水流通道进行流通/闭合控制,所述双水流通道其中一条流通或两条均闭合。
所述双水流通道其中一条流通时能够进行间歇式流通或持续式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28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