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体材料试验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4082.0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2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鹏;郑少鹏;田波;王稷良;李立奇;彭鹏;魏建军;袁野真;刘英;侯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王庆龙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体 材料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散体材料试验筒。
背景技术
对于路面结构而言,无论是哪种路面类型,基层及土基的支撑稳定性都非常重要,支撑不稳会大大降低路面的使用寿命。发生基层及土基的支撑不稳的情况主要有:多年冻土地区的冻胀与融沉、软土地区的不均匀固结沉降、高填方路基的差异沉降、黄土地区的失陷性沉降、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路面板底脱空等。针对上述的支撑稳定性的问题,目前通常采用现场试验路的方法,实际铺路试验支撑稳定性,但这种现场试验路方法的试验周期长、造价高;所以现阶段为了降低试验成本,尝试进行室内模拟试验,但是当前没有室内模拟试验所需要的相关设备,迫切需要研究能够在室内模拟试验中所使用的试验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体材料试验筒,以用于支撑稳定性的室内模拟试验,降低试验成本。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散体材料试验筒,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无底筒、可调螺杆;
所述试验筒还包括托盘,所述托盘固定在连接装置的一端,所述连接装置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可调螺杆上,所述可调螺杆还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可调螺杆使得所述连接装置在所述可调螺杆上下移动的控制把手;
所述托盘上放置可动筒,所述可动筒位于所述无底筒的下方,并且,所述可动筒与所述无底筒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可动筒与所述无底筒能够组成以所述无底筒的顶部为开口和以所述可动筒的底部为底的容纳筒。
如上所述的试验筒,所述无底筒和可动筒均为圆柱形筒。
如上所述的试验筒,所述托盘水平放置。
如上所述的试验筒,所述可动筒和无底筒的中心线与所述可调螺杆平行。
如上所述的试验筒,所述可调螺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可动筒、无底筒和托盘的高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体材料试验筒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提供该包括无底筒和可动筒的试验筒,可以在可动筒与无底筒组成的容纳筒内装填散体材料,并通过调节可调螺杆使得可动筒移动模拟散体材料的松散性质,得到散体材料的极限二次松散系数,从而根据该极限二次松散系数为路基支撑稳定性的问题解决提供依据,实现了支撑稳定性问题的室内模拟,降低了试验成本,缩短了试验周期,并且为防治融沉、冻胀、脱空、不均匀沉降变形等路基病害提供了试验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散体材料试验筒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体材料试验筒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了解决路基支撑稳定性的问题,考虑利用碎石层等散体材料设置在路基与路面之间,缓解沉降差异;具体到如何设置该散体材料,比如散体材料设置的厚度、体积等实施参数,本实施例需要结合使用该散体材料的极限二次松散系数来确定,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计了散体材料试验筒,该散体材料试验筒是用于测定散体材料的极限二次松散系数的,可以用于在室内模拟散体材料的松散过程,来在室内测定得到散体材料的极限二次松散系数,既提高参数的测定效率又节约试验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散体材料试验筒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体材料试验筒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试验筒包括支架11,该支架11上固定有无底筒12和可调螺杆13;所述试验筒还包括托盘14,该托盘14固定在连接装置的一端,该连接装置的另一端设置在可调螺杆13上。
该连接装置的结构可以具体参见图1,该连接装置可以包括两个连接杆15和一个连接部件16,两个连接杆15的一端均固定在托盘14上,两个连接杆15的另一端均固定在连接部件16上;该连接部件16是设置在可调螺杆13上的,连接部件16能够随着可调螺杆13的转动而在可调螺杆13上下移动。而连接部件16的上下移动就能够带动两个连接杆15、以及相连接的托盘14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调节所述可调螺杆13使得连接装置在可调螺杆13上下移动的部件是图1中所示的控制把手17,控制把手17设置在支架11的固定可调螺杆13的同一侧,且与可调螺杆13连接,可以通过旋转该控制把手17带动可调螺杆13转动,从而如上所述的通过连接装置带动托盘14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40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作氢化硅烷化催化剂的金属络合物的原位活化
- 下一篇:同位素碳胆碱类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