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式的混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6884.5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5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陈明峰;李志欢;林日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9/00 | 分类号: | B01F9/00;B01F11/00;B01F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唐华明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发光检测分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非接触式的混匀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医疗分析仪器时,需要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需要添加的液体)液体相混合加入仪器内,使液体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为了使液体之间更好地发生反应,提高仪器分析的准确性,需要将液体提前混匀再加入仪器内。目前,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对两种液体进行混匀:
方法一、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代表,采用与液体直接接触的搅拌杆(或者称为搅拌针)的方案,该方法主要通过一根“船桨式”搅拌杆与液体进行接触,通过搅拌杆插入液体后的旋转运动来完成液体的混匀动作。由于搅拌杆需要与混匀液体进行直接接触,所以需要对搅拌杆的表面进行镜面级抛光,或者将搅拌杆的搅拌接触部分进行特氟龙镀层的特殊加工,增加了加工成本;而且,每次搅拌混匀完成后均需要对搅拌杆进行彻底清洗,所以产生了潜在交叉污染率高、清洗液消耗大等缺点。
方法二、为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为代表的非接触式方案,该方法通过其他介质(如气体)的间断高压反向通入混匀容器内,利用介质间断压力进行混匀,即反向利用气泡进行冲击,将液体混匀。对于该方案来说,虽然省去了搅拌杆,节约了成本,但是需要在容器内准备一个反向的介质通入口,该通入口同样导致了交叉污染率高、不易清洗等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交叉污染、不易清洗等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了振动摇匀器,其工作原理为首先将装有待混匀液体的容器封口,然后利用偏心轮使容器产生水平振动或垂直振动,使容器内的液体进行不同角度的接触进行振动混匀。对于振动摇匀器来说,受其摇匀机理的限制,一般都是人工操作,而且需要将被摇匀容器进行封口处理后再操作,且需要不同角度的多次摇匀后才能确保其摇匀效果,摇匀时间较长,混匀效率低。而且,人工摇匀效果的重复性无法得到保证,较易导致混合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的混匀装置,避免清洗液的消耗以及交叉污染,同时提高混匀效率,实现混匀的高速自动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接触式的混匀装置,包括:
基板;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混匀块,所述混匀块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盛有待混匀液体的容器的安装部;
能够驱动所述混匀块振动或者旋转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混匀块相连。
优选的,上述混匀装置中,所述驱动件为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混匀块上。
优选的,上述混匀装置中,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方向与竖直方向具有10°-80°的夹角。
优选的,上述混匀装置中,所述夹角为45°。
优选的,上述混匀装置还包括:
相对设置在所述基板两端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
连接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振动导轴,所述振动导轴的轴线沿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方向布置,所述混匀块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振动导轴上;
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混匀块之间,并套设在所述振动导轴上的第一弹簧;
设置在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混匀块之间,并套设在所述振动导轴上的第二弹簧。
优选的,上述混匀装置中,所述安装部为开设在所述混匀块顶部,侧壁能够与所述容器的外壁过盈配合的环形凹槽。
优选的,上述混匀装置中,所述混匀块包括支撑块和与所述支撑块相对接的压块,所述支撑块开设有第一半圆形凹槽,所述压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相对的第二半圆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包括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和所述第二半圆形凹槽。
优选的,上述混匀装置中,所述环形凹槽的侧壁具有至少两种内径。
优选的,上述混匀装置中,所述驱动件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转轴与所述混匀块相连。
优选的,上述混匀装置中,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与竖直方向成10°-80°的夹角。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接触式的混匀装置包括基板、混匀块和驱动件;混匀块设置在基板上,且混匀块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盛有待混匀液体的容器的安装部;驱动件与混匀块相连,能够驱动混匀块振动或者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68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搅拌装置
- 下一篇:负压真空吸附式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