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距腓、跟腓韧带重建腓骨定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7010.1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8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平;李皓;陆伟;朱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大平 |
主分类号: | A61B17/17 | 分类号: | A61B17/17;A61B17/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地址: | 51803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距腓 韧带 重建 腓骨 定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腓骨的手术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有报道显示美国每天有23000个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又极易引起外侧结构损伤,其中外侧韧带最易损伤,外侧韧带中又以距腓前韧带受损最常见,约占66.6%,跟腓韧带损伤次之,占20%。外侧结构损伤会引起踝关节慢性不稳,导致关节退变。因此,手术修复重建撕裂韧带,恢复其稳定性尤为重要。
目前手术方式很多,但以韧带解剖重建最为领先。重建过程中骨道钻取是其中重要环节。由于腓骨表浅,目前国内外大都切开后凭经验钻取距腓及跟腓韧带腓骨骨道,这样容易导致一下问题:1.骨道位置不精确,这样直接影响手术疗效;2.骨道长度不容易判断,影响挤压钉的选择;3.距腓韧带骨道与跟腓韧带骨道相通,直接导致手术失败;4.钻取骨道损伤神经、血管;5.切口大等。因此,定位器的应用可以尽可能减少上述问题的出现,但是现有的定位器,如:前十字韧带胫骨定位器、后十字韧带胫骨定位器,并不适合腓骨处的手术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距腓、跟腓韧带重建腓骨定位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手术中骨道定位准确,减少手术创伤。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距腓、跟腓韧带重建腓骨定位器,包括定位钳本体,定位钳本体由雄钳叶和雌钳叶组成,所述雌钳叶的前侧设有可调节与雌钳叶之间旋转角度的导针座,在导针座内插接有可拆卸的导针定位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雄钳叶的后侧下端设有用于控制定位钳本体张合角度大小且贯穿雄钳叶的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与雄钳叶螺纹连接,第一螺杆从雄钳叶的上端伸出且前端顶在雌钳叶的后侧下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针座上设有横向贯穿雌钳叶的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从雌钳叶上与导针座相反的一侧插入,经雌钳叶伸入导针座内,将导针定位杆紧固在导针座内,所述第二螺杆与雌钳叶、导针座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螺杆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圆形片状的紧固件,紧固件设置在雌钳叶与导针座相反的一侧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针座为环形筒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螺杆远离导针座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螺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螺杆的后端设有第一螺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雄钳叶的前端设有与导针定位杆相对的尖突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针定位杆由圆柱形杆身、连接在杆身前端的圆锥体杆头和连接在杆身后端的喇叭状底座组成,在导针定位杆内设有沿导针定位杆的轴线贯通其内部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孔的孔径为2.5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定位钳本体的雌钳叶前侧上设置一个可通过导针座调整旋转角度的导针定位杆,通过导针定位杆卡在腓骨的后侧,实现精确定位,提高手术精度,减少手术创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座的纵向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座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雌钳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导针定位杆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距腓、跟腓韧带重建腓骨定位器,包括一个由雄钳叶2和雌钳叶3组成的定位钳本体1,雄钳叶2和雌钳叶3的中部通过转轴连接,在雄钳叶2和雌钳叶3的后侧均具有钳把,雄钳叶2和雌钳叶3的总长度分别为250mm,宽度为8mm;在雄钳叶2的前端设有与雌钳叶3相对的尖突部11,尖突部11的长度为2.5mm;在雄钳叶2的后侧中部设有第一螺纹孔16,第一螺纹孔16竖向设置在雄钳叶2上。
在第一螺纹孔16上设有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杆6,第一螺杆6的长度为100mm,第一螺杆6的前端从第一螺纹孔16的下端伸入,经雄钳叶2后从第一螺纹孔16的上端伸出,且顶在雌钳叶3的后侧中部下端控制定位钳本体1的张合角度大小,在第一螺杆6的后端设有第一螺母10。
雌钳叶3的前侧上、尖突部11的下方设有可调节与雌钳叶3之间旋转角度的导针座4,导针座4设置在雌钳叶3的左侧面上,使导针座4的外侧壁与雌钳叶3的左侧面相接触,导针座4的轴线与雌钳叶3的轴线垂直,导针座4内设有沿导针座4轴线方向设置的导针定位杆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大平,未经王大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70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集成式加注汽化稳压橇
- 下一篇:一种微型逆变器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