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粉仓组件及处理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7199.4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4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晏梅;刘小兵;吴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镭博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21/12 | 分类号: | G03G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8004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粉仓 组件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粉仓组件,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废粉仓组件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处理盒是一种可拆卸地装入图像形成装置主机中的盒,且该盒通常由粉仓组件和废粉仓组件两部分连接而成,其中粉仓组件至少包括显影辊,废粉仓组件至少包括感光鼓。采用电子照相成像方式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是这样工作的:通过图像形成装置的光对经充电元件均匀充电的电子照相感光鼓进行有选择的曝光来形成静电潜像,该潜像由显影辊用碳粉显影成碳粉图像,所形成的碳粉像由转印辊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
由于处理盒中碳粉不能百分百转印至记录介质上,因此,处理盒的废粉仓组件内需设置有容纳转印后废弃碳粉的废粉储存腔,然而处理盒工作所产生的废粉量非常小,往往只需要很小的空间就足够容纳这些废碳粉,现有技术中的废粉储存腔通常由废粉仓壳体和废粉仓盖焊接而成,两者之间形成的较大空腔用于储存废粉,此种结构虽然满足了储存废碳粉的功能,但是制造成本较高,装配时间长,不利于企业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新型废粉仓组件的处理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废粉储存腔通常由废粉仓壳体和废粉仓盖焊接而成,使得制作成本高,装配时间长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粉仓组件。
一种废粉仓组件,包括:
感光鼓;
清除残留在所述感光鼓上废弃碳粉的清洁刮刀,所述清洁刮刀位于所述感光鼓的上部;
一体成型的废粉仓框架,所述清洁刮刀安装至所述废粉仓框架,所述废粉仓框架与所述清洁刮刀形成一废粉储存腔,所述废粉储存腔储存被所述清洁刮刀从所述感光鼓表面清除的废弃碳粉。
所述废粉仓框架上设置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支撑所述清洁刮刀。
所述支撑片后端设置有加强肋。
所述废粉仓框架上设置有定位所述清洁刮刀的定位柱。
所述废粉仓框架上设置有固定所述清洁刮刀的固定孔。
所述废粉仓框架上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所述废粉仓组件。
由于本实用新型废粉仓组件的废粉仓框架一体成型,其与清洁刮刀形成了废粉储存腔,因此不需要采用由废粉仓壳体和废粉仓盖焊接形成的废粉仓储存腔,从而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减少了装配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I截面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的分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的分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废粉仓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6是图5中A方向的投影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落机到位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废粉仓组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废粉仓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废粉仓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B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处理盒1包括粉仓组件90、第一边盖91、第二边盖70和第三边盖80以及废粉仓组件10。
参见图2,粉仓组件90包括第一粉仓壳体90a和第二粉仓壳体910b,第一粉仓壳体90a构造成粉仓组件90的外表面,第二粉仓壳体90b构造成粉仓盖,第一粉仓壳体90a和第二粉仓壳体90b各自注塑成型,两者连接在一起形成粉仓组件90,生产中通常使用超声波焊接连接两者。
第一粉仓壳体90a和第二粉仓壳体90b彼此连接,两者之间形成一容纳空腔,该容纳空腔包括储粉腔91、送粉腔93,其中储粉腔91通过出粉口92与送粉腔93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镭博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镭博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71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故障诊断系统
- 下一篇:基于磁控溅射的多孔陶瓷真空镀贵重金属膜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