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藻的二级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8300.8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9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学;来琦芳;林听听;周凯;黄艳青;龚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级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藻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微藻在水产动物育苗和养殖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营养丰富、大小适口、能给鱼虾蟹贝幼体提供丰富的营养,而且在养殖水体中还具有调节改善水质、抑制致病菌滋生等功能。因此,在水产动物苗种生产过程中,微藻的供应是否及时、稳定和充足,直接关系到鱼虾贝育苗生产的成败和效益。
微藻的培养方式主要包括纯种培养、一级培养、二级培养和三级培养(生产性培养)。二级培养是一种利用一级培养的藻种进行数量级扩大培养的微藻培养方式,所培养的微藻为经分离挑选的单一品种的藻类,为三级培养提供藻种基础,在整个微藻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培养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后阶段微藻生产性培养的成败,直至影响到水产动物的繁育和生长,因此,微藻规模化培养对二级培养所培养的藻细胞密度和纯度具有较高的要求。
目前微藻二级培养中仍然存在着培养装置落后,藻细胞密度和纯度低,藻种易污染,藻种不能持续稳定地供应三级培养需求等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保证微藻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藻细胞密度,并能保持微藻快速生长优势的二级培养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于微藻较高的纯度和藻细胞密度,并能保持微藻快速生长的微藻二级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蓄水桶、植物组培灯及其电源开关、微藻二级培养桶、空气分流器、进水阀门、出水阀门、第一增压泵、二氧化碳钢瓶、散气石、连通阀门和第二增压泵,其特征是蓄水桶的容积为300L,微藻二级培养桶的容积为100L;微藻二级培养桶由透明材质制成,蓄水桶底部安装一个出水阀门,出水阀门通过水管与第一增压泵的一端相接,第一增压泵另一端的连接水管通往微藻二级培养桶;微藻二级培养桶上沿口设置一个大小与微藻二级培养桶口相吻合的桶盖,桶盖上设有2个小孔;微藻二级培养桶内底部安放一个散气石,散气石上的通气软管通过桶盖的一个小孔,与空气分流器相接,桶盖的另一个小孔中插有一根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与进水阀门连接,另一端伸入微藻二级培养桶;微藻二级培养桶的两侧均设置一组植物组培灯,植物组培灯距离微藻二级培养桶壁的距离为20cm;在微藻二级培养桶的底部安装一个连通阀门,连通阀门通过水管与第二增压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下列有益效果:一是设计合理、培养条件易控制、操作方便且易收获;二是利用本装置微藻二级培养周期缩短,藻类生长稳定且微藻细胞密度高;三是能将二级培养的微藻直接输入三级培养设施内,避免了多环节操作所造成的污染,可使微藻纯度稳定在90%以上,远高于采取其他微藻二级培养方式所得的微藻纯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参见附图)采用蓄水桶1、植物组培灯3及其电源开关2、微藻二级培养桶4、空气分流器5、进水阀门6、出水阀门7、第一增压泵9、二氧化碳钢瓶10、散气石11、连通阀门12和第二增压泵13,蓄水桶的容积为300L,微藻二级培养桶的容积为100L;微藻二级培养桶由透明材质制成,蓄水桶底部安装一个出水阀门,出水阀门通过水管8与第一增压泵的一端相接,第一增压泵另一端的连接水管通往微藻二级培养桶;微藻二级培养桶上沿口设置一个大小与微藻二级培养桶口相吻合的桶盖,桶盖上设有2个小孔;微藻二级培养桶内底部安放一个散气石,散气石上的通气软管通过桶盖的一个小孔,与空气分流器相接,桶盖的另一个小孔中插有一根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与进水阀门连接,另一端伸入微藻二级培养桶;微藻二级培养桶的两侧均设置一组植物组培灯,植物组培灯距离微藻二级培养桶壁的距离为20cm;在微藻二级培养桶的底部安装一个连通阀门,连通阀门通过水管与第二增压泵连接。微藻二级培养开始前,先根据微藻培养的计划和规模,设置蓄水桶和微藻二级培养桶的数量,并配置相应数量的植物组培灯,然后在蓄水桶内灌满消毒水,打开出水阀门,通过第一增压泵的作用,将消毒水泵入微藻二级培养桶,待蓄水桶、水管、第一增压泵、散气石、微藻二级培养桶、连通阀门和第二增压泵等都经过消毒水消毒后,将消毒水直接排除,然后在蓄水桶内放入经高温消毒且已冷却的培养液,通过第一增压泵,在微藻二级培养桶内泵入60L培养液,并接入20L由微藻一级培养提供的藻种,开启二氧化碳钢瓶,将二氧化碳通过通气软管和散气石进入微藻二级培养桶,并打开电源开关,启动植物组培灯提供光源,开始微藻二级培养,待微藻二级培养桶内微藻细胞密度达到三级培养的要求后,打开连通阀,启动第二增压泵,泵取微藻二级培养桶内的60L微藻,通过水管直接输入微藻三级培养设施,再从蓄水桶内泵取60L培养液,补充至微藻二级培养桶内,开始新一轮微藻的二级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83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