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桥移相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8401.5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3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华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88 | 分类号: | H02M1/08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桥移相 驱动 电路 | ||
1.一种全桥移相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型号为SG3525的PWM控制芯片(U1)、第一或非门(A)、第二或非(B)、第三或非门(C)和一D触发器(U2);其中:
所述D触发器(U2)的复位端(RST)和置位端(S)接地,D触发器(U2)的时钟输入端(CLK)与所述PWM控制芯片的引脚4连接,D触发器(U2)的输出端 与D触发器(U2)的数据输入端(D)连接;
所述PWM控制芯片(U1)的引脚11和引脚14分别连至第一或非门(A)的两个输入端,所述第一或非门(A)的输出分为两路,一路和D触发器(U2)的输出端Q分别连至第二或非门(B)的两个输入端,另一路和D触发器(U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三或非门(C)的两个输入端;
所述D触发器(U2)的输出端Q和输出端、第二或非门(B)输出端和第三或非门(C)输出端作为四个功率MOSFET管所需驱动信号的驱动信号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桥移相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WM控制芯片(U1)的引脚4通过一第七NPN型三极管(Q7)与所述D触发器(U2)的时钟输入端(CLK)连接,其中:所述第七NPN型三极管(Q7)的基极与PWM控制芯片(U1)的引脚4连接,第七NPN型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第七NPN型三极管(Q7)的集电极分出两路,一路与D触发器(U2)的时钟输入端(CLK)连接,另一路通过一第二电阻(R2)与PWM控制芯片(U1)的引脚1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桥移相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D触发器(U2)的输出端Q和输出端、第二或非门(B)输出端和第三或非门(C)输出端四个驱动信号输出端分别设有一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由一NPN型三极管和一PNP型三极管组成,所述NPN型三极管与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PWM控制芯片(U1)的引脚15和引脚13连接,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每一个驱动信号输出端对应的驱动电路中NPN型三极管和PNP型三极管的基极同时与该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桥移相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WM控制芯片(U1)的引脚13和引脚15短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桥移相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WM控制芯片(U1)的引脚11和引脚14分别通过一电阻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华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华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84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后桥壳双偏心圆弧的铣削装置
- 下一篇:横担拆装辅助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