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分离提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8923.5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9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国;汪献忠;蔡巍;李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17/45 | 分类号: | C01B17/45;C07C19/08;B01D5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朱俊峰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氟化硫 氟化 分离 提纯 系统 | ||
1.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分离提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气体回收管路,混合气体回收管路分别连接有循环净化管路、六氟化硫提纯管路和四氟化碳提纯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分离提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体回收管路包括依次通过第一高压管(1)连接的回收口自封接头(2)、第一电磁阀(V2),风冷机(3)、分子筛(4)、第一手动常开阀(C1)、第一压缩机(5)、风冷机(3)旁路、第一单向阀(6)、第一冷热交换器(7)、第二电磁阀(V9)、第三电磁阀(V8)、第二手动常开阀(C2)和六氟化硫提纯罐(8);第一冷热交换器(7)通过第四电磁阀(D1)连接有第一制冷机(9);第一高压管(1)在第一电磁阀(V2)进出口两侧连接有真空压缩机(10),真空压缩机(10)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有第五电磁阀(V3)和第六电磁阀(V4);第一高压管(1)在回收口自封接头(2)处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P7)、在第一电磁阀(V2)进口侧设有第一压力表(11)、在分子筛(4)的进口侧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P1)、在第一单向阀(6)和第一冷热交换器(7)之间设有第一压力控制开关(YL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分离提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净化管路包括伸入到六氟化硫提纯罐(8)内底部的第二高压管(12),第二高压管(1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高压管(1)上的第一电磁阀(V2)和风冷机(3)之间,第二高压管(12)沿气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三手动常开阀(C3)、第七电磁阀(V5)和第四手动常开阀(C6),六氟化硫提纯罐(8)内设有带温度传感器的加热管(13)、六氟化硫提纯罐(8)在靠近底部处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T1),六氟化硫提纯罐(8)底部有第一称重传感器(TR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分离提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氟化硫提纯管路包括第三高压管(14),第三高压管(14)一端连接有冷阱(15),第三高压管(14)另一端与六氟化硫提纯罐(8)连接,第三高压管(14)上由六氟化硫提纯罐(8)到冷阱(15)依次设有冷凝器(16)、第五手动常开阀(C4)、六氟化硫纯度仪(17)和第八电磁阀(D4),冷凝器(16)通过第四高压管(18)与第一制冷机(9)连接,第四高压管(18)上设有第九电磁阀(D2),冷阱(15)连接有第二制冷机(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分离提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氟化碳提纯管路包括第五高压管(20)、第十五高压管(53)和四氟化碳提纯罐(21),第五高压管(20)的两端分别与冷阱(15)和四氟化碳提纯罐(21)连接,第五高压管(20)上由冷阱(15)到四氟化碳提纯罐(21)依次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P3)、第二压力表(22)、第十电磁阀(V13)、第十一电磁阀(V14)、风冷器(23)、第六手动常开阀(C7)、第二压缩机(24)、风冷器(23)旁路、第二单向阀(25)、第二冷热交换器(26)、第十二电磁阀(DF3)和第七手动常开阀(C10);在第二单向阀(25)的入口处设有第二压力控制开关(YL2),四氟化碳提纯罐(21)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T2)、四氟化碳纯度仪(27)和缓冲包(28),缓冲包(28)上设有第八手动常开阀(C8)和第一安全阀(29),在第八手动常开阀(C8)和第一安全阀(29)之间设有第三压力表(30)和第四压力传感器(P4);第十五高压管(53)两端分别与六氟化硫提纯罐(8)和第二冷热交换器(26)连接,第十五高压管(53)上设有第二十一电磁阀(D3)和第二十二电磁阀(D6),第二冷热交换器(26)通过第二十一电磁阀(D3)连接有第三制冷机(5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分离提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六氟化硫余气回收管路,六氟化硫余气回收管路包括第六高压管(31)和第七高压管(32),第六高压管(31)一端与冷阱(15)连接,第六高压管(31)另一端连接在第二高压管(12)上的第七电磁阀(V5)和第四手动常开阀(C6)之间,第六高压管(31)上设有第十三电磁阀(V11);第七高压管(32)的一端连接在第五高压管(20)上的第十电磁阀(V13)和第十一电磁阀(V14)之间,第七高压管(32)上沿气流依次设有第十四电磁阀(V12)、真空包(33)和对外抽真空接头(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89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机绝缘联轴器
- 下一篇:空心风扇叶片以及其设计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