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综采工作面液压升降平台液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9240.1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9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高保同;李晓军;申爱红;连跃青;张恩敬;白宏峰;平锡鹏;罗自明;秦卫兵;郝文清;许秀;范国浩;魏红亮;曹兴;张宇;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潞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16 | 分类号: | B66F7/16;F15B11/16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620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工作面 液压 升降 平台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综采工作面液压升降平台液压控制系统,属于液压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矿井下大采高工作面建设的迅速发展,大采高工作面的液压支架最高可达7.2m,对大采高支架的正常维护作业变的很困难,且经常遇到软煤层或破碎顶板,采煤过程中更容易发生顶板冒顶和煤壁片帮,对煤壁和顶板的控制更加困难,研制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快捷、能行走、可靠性高的作业升降平台以及控制系统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煤矿综采工作面液压升降平台液压控制系统,使用该系统控制的液压升降平台,结构简单、安装快捷,能行走,且可靠性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煤矿综采工作面液压升降平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升降千斤顶、第二升降千斤顶、第一支撑千斤顶、第二支撑千斤顶、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液压泵的出油口通过进油管路与配液板的进油口P连通,配液板的回油口O通过回油管路与油箱连通,配液板上设置有四对工作油口;
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并列设置,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通过进油管和回油管与配液板的工作油口A1和B1对应连通;
配液板的工作油口A2通过油管与第一升降千斤顶的举升腔和第二升降千斤顶的举升腔连通,配液板的工作油口B2通过油管与第一升降千斤顶的迫降腔和第二升降千斤顶的迫降腔连通;
配液板的工作油口A3通过油管与第一支撑千斤顶的举升腔连通,配液板的工作油口B3通过油管与第一支撑千斤顶的迫降腔连通;
配液板的工作油口A4通过油管与第二支撑千斤顶的举升腔连通,配液板的工作油口B4通过油管与第二支撑千斤顶的迫降腔连通;
第一升降千斤顶和第二升降千斤顶与配液板之间的两根油管上、第一支撑千斤顶与配液板之间的两根油管上、第二支撑千斤顶与配液板之间的两根油管上均设置有双向锁。
所述配液板的结构为:四组换向阀依次设置在配液板内,四组换向阀共用配液板的进油口P和回油口O,每组配液板均设置有各自的工作油口。
所述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与配液板之间的进油管和回油管上均设置有球形截止阀。
所述配液板与液压泵之间的进油管路上设置有球形截止阀。
所述配液板与油箱之间的回油管路上设置有回液断路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的工作面升降液压平台结构简单、安装快捷,能行走,且可靠性高,升降平稳,可随时停止,同时将换向阀集成到配液板中,不仅布局整洁,而且操作、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升降千斤顶、2为第二升降千斤顶、3为第一支撑千斤顶、4为第二支撑千斤顶、5为第一马达、6为第二马达、7为液压泵、8为配液板、9为油箱、10为双向锁、11为球形截止阀、12为回液断路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综采工作面液压升降平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升降千斤顶1、第二升降千斤顶2、第一支撑千斤顶3、第二支撑千斤顶4、第一马达5和第二马达6,液压泵7的出油口通过进油管路与配液板8的进油口P连通,配液板8的回油口O通过回油管路与油箱9连通,配液板8上设置有四对工作油口;
第一马达5和第二马达6并列设置,第一马达5和第二马达6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通过进油管和回油管与配液板8的工作油口A1和B1对应连通;
配液板8的工作油口A2通过油管与第一升降千斤顶1的举升腔和第二升降千斤顶2的举升腔连通,配液板8的工作油口B2通过油管与第一升降千斤顶1的迫降腔和第二升降千斤顶2的迫降腔连通;
配液板8的工作油口A3通过油管与第一支撑千斤顶3的举升腔连通,配液板8的工作油口B3通过油管与第一支撑千斤顶3的迫降腔连通;
配液板8的工作油口A4通过油管与第二支撑千斤顶4的举升腔连通,配液板8的工作油口B4通过油管与第二支撑千斤顶4的迫降腔连通;
第一升降千斤顶1和第二升降千斤顶2与配液板8之间的两根油管上、第一支撑千斤顶3与配液板8之间的两根油管上、第二支撑千斤顶4与配液板8之间的两根油管上均设置有双向锁10。
所述配液板8的结构为:四组换向阀依次设置在配液板8内,四组换向阀共用配液板8的进油口P和回油口O,每组配液板8均设置有各自的工作油口。
所述第一马达5和第二马达6与配液板8之间的进油管和回油管上均设置有球形截止阀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潞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潞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9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