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针菇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9265.1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7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常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常生源菌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514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针菇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培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食用菌培育过程中采用的金针菇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食用菌多达938种,可供人工栽培的50余种,它们分属于41个科、132个属,器重担子菌620种(占94.4%),子囊菌39种(占5.6%),食用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对环境的要求并不太高,但在出菇或出耳时,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则需在85%以上,而且需要适合的温度、通风和光照,而且要隔离杂菌。
现有技术的金针菇培养设备,一般采用的是恒温培养室,其结构一般较简单,不能有效地隔离杂菌,影响了金针菇的正常生长发育。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地隔离杂菌,有利于金针菇生长发育的金针菇培养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金针菇培养装置由壳体、冷光板、过滤层、热交换器、送风口、培养架、保温层、进人孔、排风口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内侧设置保温层,壳体的内侧两端设置进人孔,进人孔的下侧设置排风口,壳体的内侧上端中部设置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下部设置送风口,热交换器的上部设置过滤层,热交换器的两侧设置冷光板,壳体的内部设置培养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金针菇培养装置能够有效地隔离杂菌,有利于金针菇的生长发育。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中:
1.壳体,2.冷光板,3.过滤层,4.热交换器,5. 送风口,6.培养架,7.保温层,8.进人孔,9.排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所述的金针菇培养装置由壳体1、冷光板2、过滤层3、热交换器4、送风口5、培养架6、保温层7、进人孔8、排风口9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内侧设置保温层7,壳体1的内侧两端设置进人孔8,进人孔8的下侧设置排风口9,壳体1的内侧上端中部设置热交换器4,热交换器4的下部设置送风口5,热交换器4的上部设置过滤层3,热交换器4的两侧设置冷光板2,壳体1的内部设置培养架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金针菇培养装置能够有效地隔离杂菌,有利于金针菇的生长发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常生源菌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常生源菌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92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