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囊充填机充填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0951.0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3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杜能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厚生天佐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7 | 分类号: | A61J3/07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孙恩源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囊 充填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囊充填机,尤其是一种胶囊充填机的充填模块设计。
背景技术
目前,胶囊充填机广泛用于各大药品生产加工企业。现有的胶囊充填机充填模块包括用于保持胶囊体的下模和用于保持胶囊帽的上模,上模和下模上各设置有相互对应的模孔。
现有的胶囊充填机在进行粉末充填后,模孔中容易粘结药粉,在下次充填时,胶囊不能一一播洒在模孔中,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对于该问题,现有的处理方法是定期对充填模块的模孔进行清理,清除药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胶囊充填机充填模具易粘结药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防止药粉残存在模孔中的胶囊充填机充填模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胶囊充填机充填模块,包括用于保持胶囊体的下模和用于保持胶囊帽的上模,上模和下模上各设置有相互对应的上模孔和下模孔,上模孔和下模孔组成模孔,所述下模的下方设置有与下模对应的压缩气吹尘模块,所述上模的上方设置有与上模对应的真空吸尘模块,压缩气吹尘模块的压缩气接口通过各模孔与真空吸尘模块的真空吸口相连通。
所述压缩气接口通过吹尘孔与下模上的下模孔逐一连通。
所述真空吸口通过吸尘孔与上模上的上模孔逐一连通。
所述真空吸口与药粉分离回收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对残存在充填模块内的药粉随时进行吹扫,保证了充填机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胶囊充填机充填模块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胶囊充填机充填模块的吹扫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上模,2-下模,3-模孔,4-真空吸尘模块,5-压缩气吹尘模块,31-上模孔,32-下模孔,41-真空吸口,42-吸尘孔,51-压缩气接口,52-吹尘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现有的胶囊充填机充填模块在进行粉末充填后,模孔3中容易粘结药粉,在下次充填时,胶囊不能一一播洒在模孔3中,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胶囊充填机充填模块,包括用于保持胶囊体的下模2和用于保持胶囊帽的上模1,上模1和下模2上各设置有相互对应的上模孔31和下模孔32,上模孔31和下模孔32组成模孔3,在下模2的下方设置有与下模2对应的压缩气吹尘模块5,在上模1的上方设置有与上模1对应的真空吸尘模块4,压缩气吹尘模块5的压缩气接口51通过各模孔3与真空吸尘模块4的真空吸口41相连通,在进行药粉充填时,压缩气吹尘模块5与真空吸尘模块4不工作,不影响正常的充填工作;在药粉充填完成后,压缩气吹尘模块5与真空吸尘模块4开始工作,扫除残存在模孔3内的药粉,保证模孔3能够顺利承接下一次胶囊播洒,不会再由于残存有药粉而致使胶囊不能进入模孔3,生产效率能够保证,且药粉的清除吹扫步骤可以在两次充填的间隙完成,不会影响充填机的工作效率,这样的自动控制通过在压缩气接口51前和真空吸口41后设置控制阀或者它控电气开关是很容易实现的,因此不予详述。
为保证针对性的清除效果,设计压缩气接口51通过吹尘孔52与下模2上的下模孔32逐一连通。
为保证针对性的清除效果,设计真空吸口41通过吸尘孔42与上模1上的上模孔31逐一连通。
此外,还可设计真空吸口41与药粉分离回收装置连接,由真空吸口41流出的混合有药粉的压缩气可进入药粉分离回收装置,进行气固分离后,回收药粉,节省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厚生天佐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厚生天佐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09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解铜粉超声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退锡水循环工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