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犁式卸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1304.1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7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时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6 | 分类号: | B65G47/76;B65G4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卸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犁式卸料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犁式卸料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多以电动推杆为动力源,由于电动推杆过载保护性能差,所以电动推杆的电机易烧毁且不能在额定的推、拉力范围内无级调节。此外,现有的犁式卸料器为单犁头,当待卸料过多时,由于犁头受到的阻力较大,犁刀常常因物料的冲击力而抬起或抖动,因此造成了犁头磨损严重及漏料现象,不能很好的刮清皮带上的物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犁式卸料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卸料效果差、运行不稳定、使用寿命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犁式卸料器,包括皮带机架、托辊架、犁头、推杆和框架,所述托辊架和框架均设置在皮带机架上,框架的中部通过连杆连接犁头,框架与连杆轴连接;框架的顶部与推杆的一端轴连接,推杆的另一端轴连接犁头;犁头平放在托辊架上,所述犁头包括前犁头和后犁头,前犁头位于后犁头前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双犁头的设计,使得前犁头漏下的料,能够被后犁头清干净,且由于前犁头挡住了大部分物料的冲击力,所以后犁头能够在非常小的物料阻力下进行工作,从而减小了后犁头工作时发生抬起或抖动现象,能很好的刮清皮带上的物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托辊架包括升降托辊架和变角托辊架,升降托辊架底部通过下连杆连接托辊架,变角托辊架位于升降托辊架前部。
为延长犁头的使用寿命,前犁头采用高铬锰耐磨犁头,后犁头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板制犁头。高铬锰耐磨犁头为现有的单犁头产品,其优点在于耐磨,由于前犁头是直接与物料接触相摩擦,磨损很厉害,所有前犁头采用高铬锰超耐磨材料制作,很好得确保了其使用寿命;后犁头接触的物料较少,主要是刮清前犁头在皮带上留下的少量物料,即后犁头采用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板制作,在与皮带
接触过程中不损伤皮带且能很好的刮清从前犁头留在皮带上的物料。
为进一步提高犁头的卸料效果,前、后犁头上均设有锁紧装置。当调节好犁刀的高低,使其以最佳面贴近皮带,此时锁紧前后犁头,可进一步防止工作时犁刀因煤的冲击力而抬起或抖动,避免了胶带被撕裂、犁头磨损及漏煤现象。
为提高装置工作时的动作灵敏性,推杆采用电液动推杆。电液动推杆动作灵敏、运行平稳,更适合在卸料器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卸料效果好、动作灵敏、运行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皮带机架13、升降托辊架3、变角托辊架4、犁头2、电液动推杆1和框架11。
升降托辊架3通过下连杆6连接升降托辊下支架5且固定在皮带机架13,下连杆6与升降托辊下支架5之间通过销轴7连接,升降托辊架3的尾部通过第二连杆8旋转连接框架11的底部轴10。
变角托辊架4位于升降托辊架3前部。
框架11垂直设置在皮带机架13上,框架11的底部设置有连杆轴10,连杆9的一端连接在连杆轴10上,另一端连接犁头2,且连接处设有定位螺栓固定。连杆9通过框架中部拉杆连接销轴12及连杆轴10,框架11的顶部与电液动推杆1的一端轴连接,电液动推杆1的另一端轴连接犁头2的中部。
犁头2平放在升降托辊架3上,犁头2包括前犁头2-1和后犁头2-2,前犁头2-1位于后犁头2-2前部;前犁头2-1采用高铬锰耐磨犁头,后犁头2-2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板制犁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时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时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13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