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平进电的铝电解槽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2641.2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0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梁学民;刘静;王有山;冯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08 | 分类号: | C25C3/08;C25C3/1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电解槽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电解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平进电的铝电解槽电极。
背景技术
目前电解铝工业生产用电解槽其电解电流走向均为垂直方向,即电流从电解槽上部的阳极垂直进入电解槽的电解质层、铝液层和位于电解槽底部的阴极。这种电解槽电极存在以下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一是电解槽熔池底部要流过数十万安培的强大电流,底部阴极在电化学反应的作用下,出现膨胀而破损,使用寿命很低;二是电解槽通过的强大电流,会产生强电磁场,在电解槽中,液态的铝处于电解槽底部,垂直电流经过铝液层后才能进入阴极,电解槽的进出电母线结构复杂,产生不同方向的磁场,其中水平电流产生的磁场会与铝液的垂直电流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得铝液层波动,降低铝电解生产效率;三是电解槽阴极中下部开有供连接导体的孔,此孔是电解槽液体渗漏最薄弱的环节;四是电极垂直放置,产生的气泡会弥散开,因此相邻电极的极距不可能太低,否则造成电极腐蚀和铝损失。
此外,使用垂直进电电极的电解槽,受电磁场的影响大,电流效率最高只能达到95%左右,槽电压保持4V左右才能使电解槽工作稳定,从而使电解槽的电能效率仅有50%左右;此外,垂直出电电解槽阳极导电面积大,单位面积产量低。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049240.5提供一种水平电流铝电解槽,通过将阴极和阳极水平放置,使得电流不流经铝液层和熔池底,能够大幅度的增加铝产量和熔池的寿命,减少了母线的配置。但是,其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相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还存在着磁场危害大,节能效果不显著,并不是每个电极上都能出铝,母线配置多,且更换不方便,母线压降大等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一种析出铝效率高、供电方式简单、电磁危害小、母线配置简单的水平进电的铝电解槽电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平进电的铝电解槽电极,由多个电极单元组成,所述的电极单元结构均相同,电极单元包括导电杆和与导电杆连接在一起的电极块,电极单元呈横向水平排列并通过导电杆悬挂在电解槽中,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有液体电解质层,所述电极的两端部的两个电极单元分别与阳极母线和阴极母线相连接。
所述的电极块呈长方体,电极块上侧设有带沉孔的凸台,电极块采用碳素材料制成,电极块的前后两面为导电面,电极块的左右两侧面和底面涂覆有耐高温绝缘层。
所述的电极块的导电面与垂直方向成夹角β为3°~45°,使电极块呈倾斜放置,使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不会弥散开,造成电极腐蚀和铝损失。
所述的导电杆包括导电棒和由爪齿和爪梁组成的导电爪,导电爪的爪齿嵌入电极块中,导电爪的爪梁与导电棒固定连接。
所述的导电棒由上半部的铝棒和下半部的钢棒组成,所述的导电爪由耐热钢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供电方式简单,电磁危害小。在电解槽中横向水平排列多个电极单元,通过将电极两端部的两电极单元分别连接阳极母线和阴极母线,中间电极单元浸入电解质中,实现以电压的形式供电,电流不需要过大,磁场的危害可以尽可能的减小。
2、节约用电效果显著,设备产出率高。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极距可以调节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同时降低了槽电压,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每个电极单元上均析出铝,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产出率。
3、节约母线,经济性好。将电极端部的两电极单元之间的电极单元直接浸入电解质中,节省了连接母线,同时降低了母线压降。
4、相对于传统的电极进电方式,增加了电解槽内的稳定性和电解槽的使用寿命,更方便了电极单元的更换和维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效益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铝电解槽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图中1为电解槽、2为导电棒、3为电极块、4为导电爪、5为电极固定杆、6为阳极母线、7为阴极母线、8为铝棒、9为钢棒、10为爪齿、11为爪梁、12为通孔、13为凸台、14为绝缘层、15为导电面、16为液体电解质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轻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26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