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割机的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2804.7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7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汪仁凡;秦大国;李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69/00 | 分类号: | A01B69/00;A01B7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132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割机 转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的转向装置,特别是一种履带式农用收割机的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很多地方都采用农用器械来对农作物进行播种和收割。其中,收割机又分为半喂入收割机和全喂入式收割机。其中收割机形式又可分为轮式与履带式。
目前,履带式收割机由于其抓力好,摩擦大,且对于坏境比较恶劣的山区也能使用,因此,在地势比较恶劣的情况下使用的较多。
在使用收割机时,由于收割机比较笨重,转向比较麻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2年10月3日公告的,公告号为202463920的一种小型手扶农机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包括,包括变速箱、输出半轴a、输出半轴b 以及安装在变速箱内的从动链轮和差速器,从动链轮与差速器右壳体一体成型、并且从动链轮的轮齿部分伸出差速器右壳体外;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变速箱的动力源驱动的主动齿轮连接。该转向机构具有转向半径小、结构简单、省力及转向灵敏的优点。但由于该转向结构连接的是轮胎,而轮胎呈圆形,转向省力并方便。如将其应用到履带式的收割机中时,由于履带一般都是呈三角形或是方形的且接地面积大,转向比较费力,往往需要通过人力将其中一个履带进行推移,才能实现转向,费时费力。
现有技术中的收割机,其履带式结构比较复杂,接地面积大,比较笨重,转向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实现自主转向且转向半径小的收割机的转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收割机的转向装置,它包括变速器、设置在变速器两侧的左、右两个驱动轮组件和左、右两个输出半轴,所述变速器包括变速器箱体、安装在变速器箱体内的差速器以及套接在差速器一侧的动力输入结构,左、右两个输出半轴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差速器上,另一端分别与左、右两个驱动轮组件连接,带动左、右两个驱动轮组件转动;其特征是在每个驱动轮组件上均设置有摩擦制动组件,所述摩擦制动组件包括制动器端盖、设置在制动器端盖上的张紧凸轮以及与张紧凸轮相连接的拉索转臂;所述张紧凸轮由相连接的转动杆和凸块组成;在制动器端盖内设有与凸块相配合的环形刹车蹄片,在张紧凸轮周向转动时,凸块带动刹车蹄片扩张与驱动轮组件的内侧面接触,产生制动的摩擦阻力。
为了便于固定制动组件,在制动器端盖上设有凹槽,在驱动轮组件内侧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耐磨套。
为了使刹车蹄片与驱动轮组件相配合,所述刹车蹄片位于耐磨套内。
为了实现张紧凸轮的转动,在制动器端盖上设有用于装配张紧凸轮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大于张紧凸轮的转动杆的直径。
为了实现动力传递,并缩小转动半径,所述输出半轴对称设置,且输出半轴的一端与差速器相连接,另一端套接在驱动轮组件的输出轴轴孔内,在输出半轴与变速箱箱体相接处设有轴承。
为了便于转动拉索转臂,在拉索转臂的末端设有套孔。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收割机的转向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能实现自主转向,省时省力,通过在两端的驱动轮组件的外侧设置一个制动组件,当需要向左转时,只需摇动位于右侧驱动组件上的拉索转臂,从而迫使右侧的驱动轮组件被锁死,实现制动,此时动力通过输出半轴传递到驱动轮组件,由于右侧的驱动轮组件被锁死,故只有左侧的驱动轮组件转动,从而实现左转,右侧反之。
2、改进小,只需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增设制动组件即可,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收割机的转向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刹车蹄片与驱动轮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未转动拉索转臂时刹车蹄片和张紧凸轮的装态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张紧凸轮将刹车蹄片撑开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变速器1、变速器箱体11、差速器12、从动链轮13、半轴齿轮14、驱动轮组件2、安装凸环21、输出轴轴孔22、输出半轴3、制动器端盖4、凹槽41、安装孔42、张紧凸轮5、转动杆51、凸块52、拉索转臂6、套孔61、刹车蹄片7、开口71、轴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28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身输送的移行机
- 下一篇:空调双转子压缩机吸气连接部件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