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2904.X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8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蔡添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添庆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连接器制作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是一种在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的基础元件,在电子设备中应用广泛,而电气连接及信号连接都是通过连接到电连接器中端子实现的,因而在电连接器中,端子的制作尤为关键,现在电连接器中端子都是通过直接弯曲端子的上部制成导体接触点,这样就使得制作时需要较长的料带,另外,由于端子彼此间需存有一定距离,若采用弯曲端子的上部制成导体接触点的方式制作端子,需剔除端子与端子间的材料较多,易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省资源的电连接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连接器,主要由端子外壳与端子组成,端子固定在端子外壳上,端子上主要包括导体压接部和焊接部,导体压接部是直接由端子上段的中部撕破后弯曲成型的,导体压接部的根部与端子的上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特点,端子外壳对应设有用于固定端子的端子槽,端子槽的彼此间距离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特点,端子上设有可将端子固定在端子槽上的端子固定部。
与以往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端子上的导体压接部是直接由端子上段的中部撕破后弯曲成型的,而不是采用弯曲端子上部的方法,因而制作端子时需要的料带的长度得以减小,且端子与端子间需剔除的部位也得以减少,因而大大节约了资源。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其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其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为以往技术中连接器的整排端子未弯曲成型导体压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以往技术中连接器的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的整排端子安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的端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电连接器中,主要由端子外壳1和端子2组成,端子外壳1上对应设有用于固定端子2的端子槽101,端子2上设计有端子固定部203,端子2通过端子固定部203固定在端子槽101上,端子槽101彼此间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中的端子2上包括导体压接部201、端子固定部203及焊接部202,如图6~7所示,尖端窄小的焊接部202位于端子2的下端,端子固定部203位于端子2的中部,导体压接部201位于端子2的上部,导体压接部201是直接由端子2上段的中部撕破后弯曲成型的,导体压接部201的根部与端子2的上部相连接。这样的端子设计充分利用了制作材料,节省了资源。
图5为以往技术中电连接器的端子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以往技术中整排端子未弯曲成型导体压接部时的结构示意图,与图6中本实用新型的端子2的结构相比,由于以往技术中的端子3是通过弯曲端子3的上部而形成导体压接部的,因而以往技术中制作端子3需要的料带高度H1较本实用新型中制作端子2需要的料带高度H2要高,由于电连接器中相邻端子上导体压接部的间距需为固定值,因而以往技术中需剔除的端子与端子间的料带宽度L1也较本实用新型中需剔除的端子与端子间的料带宽度L2要宽,因而本实用新型制作端子时更为节省材料,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等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添庆,未经蔡添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29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水机
- 下一篇:防溢水的茶漏陶瓷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