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镂空式缸盖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4046.2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6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成;贺兆欣;陶海峰;李金武;胡雪松;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00 | 分类号: | F02F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122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镂空 缸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配件,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垫。
背景技术
缸盖垫是发动机重要的配件之一,其作用是密封机体和缸盖之间的安装间隙,防止燃烧室内气体、润滑油、冷却液泄漏或互相串通,对发动机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在机体和缸盖结合面上气孔、油孔、水孔众多,而表面积又很大,特别是多缸发动机,加之燃烧室内气体、润滑油的压力较大,所以缸盖垫设计较困难。缸盖垫结构的复杂,不仅制造工艺难度较大,而且渗漏、油水混和等事故仍时有发生。
最初的缸盖垫采用石棉+金属网格+金属环带的复合材料制作,后来随着材料和工艺的进步,逐渐改进为多层钢质材料+翻边+折弯凸起环带。这两种产品的共同缺点在于承压面积过大,除了开孔处之外,其余部位都是实体,均要承受来自缸盖紧固螺栓的压力。凸起的密封环带使初状态的缸盖垫不是平面,从而影响缸盖垫的整体密封效果。另外加工时工艺比较复杂,生产工序较多,所以废品率、故障率均较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汽缸盖可以明显改善上述技术缺陷,使密封效果得到加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镂空式”缸盖垫,将目前“整体布料,按需设孔”的技术改为“整体镂空,按孔布料”的技术方案,使其达到密封良好及工艺简单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与结构进行说明。
镂空式缸盖垫,其技术方案是:缸盖垫为单层,缸盖垫设有需要密封的螺栓孔、水孔、气缸孔、推杆孔以及油孔等,环绕各个孔洞均设有密封带,各密封带之间通过带间连接和缸垫边界连成为一个整体。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除需要密封的各孔部位外,其余将缸垫实体部分全部去除,形成通透的镂空区域。
缸盖垫所开有的各孔是依据发动机以及缸盖内各部件而设计,并且都需要密封,而环绕各个孔洞均设有一定宽度的密封带,各密封带之间通过带间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将不需要密封的各孔部位外面的缸垫实体部分全部去除能够有效降低缸盖垫的表面积。压强P=压力F/承压面积S,所以在压力F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减小承压面积S,则压强P会成正比增加,可显著提高密封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以及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镂空式缸盖垫突破了目前普遍采用的“整体布料,按需设孔”的设计思路,而采用“整体镂空、按孔布料”的设计方案,密封效果优良, 而且结构、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镂空式缸盖垫,其结构是:缸盖垫1设有需要密封的螺栓孔2、水孔3、气缸孔4、推杆孔5以及油孔6,环绕各个孔洞均设有密封带7,各密封带之间通过带间连接8和缸垫边界9连成为一个整体,除需要密封的各孔部位外,其余将缸盖垫实体部分全部去除,形成通透的镂空区域10(如图1)。缸盖垫为单层,根据需要缸盖垫也可由两层构成,或者由多层构成。
对于本实施例:缸盖螺栓孔共有18个,直径为13mm;水孔共有15个,直径为6mm~10mm;缸孔共有4个,直径为104mm;密封带宽度5mm,环绕各个孔而分布;推杆孔共8个,直径为16mm;缸垫边界宽度5mm,外形与缸盖11、机体12的结合面形状相同,带间连接宽度为5mm,缸垫边界与带间连接将所有密封带连接成整体并封闭外部边界。所有镂空的尖角部位均以圆弧过渡,确保冲压工艺性。缸盖垫材质采用ST13,单层,厚度为1.5mm,一次冲剪成形。表面积S1为24433.8mm2,压力F为1480860N,压强P1为60.6MPa(如图2,图中11为缸盖,发动机机体为12)。
本实用新型与同一机型采用的普通缸盖垫相比较:表面积S2为45839mm2,压力为1480860N,则压强P2为32.3MPa。由此可见,就缸盖垫受力和密封性能来说,镂空式缸盖垫密封效果明显好于普通缸盖垫,表面积减少了(S2-S1)/S2×100%=46.7%
本实施例已经过试制、试装,已随发动机完成1000小时台架可靠性试验、30000公里整车道路试验,未出现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40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位进气管
- 下一篇:柴油发电机组机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