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频器直流母线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5356.6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0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H01R11/32;H0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10001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器 直流 母线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变频器直流母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部分变频器产品的供电没有采用常见的螺丝压紧接线方式,而是采用直流母线端子与铜排直接接触的方式。图1示出了这种变频器的直流母线端子的示意图,其由三组外观相同的接触片组成,图中从上到下分别是电源正极端子、电源负极端子和接地端子,每组6个接触片,以3个一排共两排的方式排列。
变频器工作时,直流母线有540V电压,并且由于滤波电容的存在,直流母线上的危险电压在切断电源后还会保持一段时间。在维修或测试时,直流母线端子与铜排接触的供电方式带电导体外露,不利于安全。因此从安全和工作效率角度考虑,这种供电方式不适合维修活测试时使用,需要寻求一种更安全和更高效率的方法。
现有技术中采用鳄鱼夹进行维修或测试时直流母线的连接,即在电源线正负极分别焊上鳄鱼夹,并夹在变频器直流母线端子的正负极,如图2所示。这种方法的安全性和方便性较之直流母线端子与铜排直接接触的方式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维修或测试中变频器的摆放方式有可能不同,此时需要从三组外观相同的端子中识别两组电源端子(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和一组接地端子,然后在两组电源端子中识别正负极;同时还需要识别电源线的正负极,这样识别内容较多,接线速度慢,且易出错;
2、电源线正极夹子和负极夹子要分别连接,无法一次完成接线,拆卸时也需要正极/负极分别操作,方便性较差,影响工作效率;
3、带电导体仍然外露,安全性低;
4、鳄鱼夹与电源线连接处容易因反复弯折而断裂,耐用性较差。
由于连接电源线是变频器维修或测试过程中需要经常操作的必需步骤,因此上述技术问题在工程实践比较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将变频器直流母线与电源线进行快速连接的新技术,以提高变频器维修或测试过程中连接电源线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变频器直流母线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直流母线端子盖和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穿过所述直流母线端子盖表面的孔与所述直流母线端子盖背面上的弹簧压片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直流母线端子盖表面具有两个所述孔,所述电源线包括正极线和负极线,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孔与所述直流母线端子盖上的弹簧压片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源线包括正极线和负极线,所述直流母线端子盖背面上的弹簧压片包括与直流母线电源正极端子对应的正极弹簧压片和与直流母线电源负极端子对应的负极弹簧压片,其中所述正极线与所述正极弹簧压片电连接且所述负极线与所述负极弹簧压片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连接方式具体为铆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在所述直流母线端子盖正面上的固定机构,以固定所述电源线。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所述直流母线端子盖上的两个小孔和穿过上述两个小孔并将所述电源线捆扎在一起的捆扎带。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还包括附着在所述直流母线端子盖正面上的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在所述直流母线端子盖正面上的用于识别电源正负极的标志。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在所述保护层上的用于识别电源正负极的标志。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的变频器直流母线连接器将电源线与直流母线端子盖连接,将变频器直流母线连接操作转化为盖上直流母线端子盖的常规操作,提高了变频器维修或测试过程中连接电源线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变频器直流母线端子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利用鳄鱼夹进行变频器直流母线连接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所使用的直流母线端子盖的背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保护层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操作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53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