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蜗壳式烟气除尘脱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6422.1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8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梅;曹华英;章林;王乃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8;B01D46/12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王书刚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蜗壳式 烟气 除尘 脱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烟气进行脱硫除尘的装置,属于烟尘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有成熟的石灰石-石膏湿法除尘脱硫技术和各种各样的设备,主要湿式除尘器和吸收塔。湿式除尘器(如离心式水膜除尘器)是用水或碱性液体(石灰水)喷淋烟气,捕集烟气中的烟尘,同时可去除有害气体,除尘效率较高,但是结构复杂、能耗大,维修维护不方便,使用寿命短。吸收塔包括喷淋塔和鼓泡塔,脱硫效率可达95%以上。但是喷淋塔需要多个喷淋层,上百个喷头,系统成本高、能耗大,故障率高,维护强度大。鼓泡塔存在气相阻力高、鼓泡管内易积灰结垢的问题,降低鼓泡管使用寿命,维护不便。
中国专利文献CN200710036692公开的《气喷旋冲除尘脱硫装置》、CN201632192U公开的《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以及CN2619157公开的《多级旋转冲击湿式脱硫除尘器》不但结构复杂、耗能大,还存在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烟气在设备内的运行路程较短,除尘脱硫不能够充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烟气除尘脱硫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耗能低、处理效果好的蜗壳式烟气除尘脱硫器。
本实用新型的蜗壳式烟气除尘脱硫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装置,包括壳体和喷淋室,喷淋室设置在壳体的上方;壳体呈蜗壳状,壳体外侧设有切向进烟口,底部设有排污口,壳体内设有螺旋烟道,螺旋烟道的中部为与喷淋室连通的上行通道,螺旋烟道内间隔设有挡尘网;喷淋室内设置有喷头,喷淋室外侧设置有排烟口。
烟气进入壳体后沿螺旋烟道长距离前行,经层层挡尘网过滤掉尘粒并使尘粒落下,最后沿上行通道向上运行;同时通过喷淋室内喷头喷出的脱硫液形成瀑布式水流,与向上运行的烟气充分接触,进行湿法脱硫;除尘脱硫的烟气最后由排烟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螺旋通道的呈蜗壳状的壳体,延长了烟气运行距离,充分除尘,瀑布式脱硫液与烟气充分接触,不但使体积减小,提高了烟气处理效果,而且无需动力,耗能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中:1、壳体,2、进烟口,3、上行通道,4、喷淋室,5、喷头,6、排烟口,7、排污口,8、螺旋烟道,9、挡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蜗壳式烟气除尘脱硫器主要包括蜗壳式的壳体1和喷淋室4,喷淋室4设置在壳体1的上方。壳体1呈蜗壳状,其外侧设有多个切向的进烟口2(进烟口2的轴线与壳体1的轴线垂直且位于壳体1的外侧切向上),底部设有排污口7,其内设有螺旋烟道8,螺旋烟道8的中部为与喷淋室4连通的上行通道3,螺旋烟道8内间隔设有挡尘网9。喷淋室4内设置有喷头5,喷淋室4外侧设置有排烟口6。
烟气由进烟口2进入壳体1内,沿壳体1内的螺旋烟道8前行,烟气在沿长距离的螺旋烟道8运行上升过程中由层层挡尘网9过滤掉尘粒,并在各个挡尘网9的作用下使尘粒落下,最后沿上行通道3向上运行。同时碱性脱硫液(石灰水)通过喷淋室4内的喷头5喷下,形成瀑布式水流,与沿上行通道3向上运行的烟气充分接触,进行湿法脱硫。烟气最后由喷淋室上的排烟口9排出。落入壳体1底部的污物由排污口7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64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翅片自动切断系统
- 下一篇:用于通径规的推拉型通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