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盘电泳槽染色、脱色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6620.8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6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高玲;孙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1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盘 电泳槽 染色 脱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化学试验器具,应用于实验室分离蛋白质、核酸、多糖时的染色、脱色,具体说是一种圆盘电泳槽染色、脱色杯。
背景技术
圆盘电泳槽应用于普通教学实验及双向电泳第一向,主要用于分离蛋白质、核酸、多糖。无论是哪种实验其最后阶段都需要染色、脱色。
以蛋白质(考马斯亮蓝R250)染脱色为例:
常温下其过程如下:将凝胶柱浸入固定液(乙醇:冰醋酸:水=5:1:4,V/V)固定1小时,然后用0.25%考马斯亮蓝R250(用脱色液配置)染色3~4小时。染色后的凝胶柱用水冲去表面染料,用脱色液(乙醇:冰醋酸:水=5:1:5,V/V)脱色至条带清晰为止,(脱色时间至少需要24~48小时,其间需要多次更换脱色液)。
如果对温度实施控制则其过程如下:将凝胶柱浸入65~70℃的0.25%考马斯亮蓝R250(用脱色液配置)染色2~3分钟,染色后的凝胶柱用水冲去表面染料,用65~70℃脱色液(乙醇:冰醋酸:水=5:1:5,V/V)脱色5~6分钟即可得到清晰的条带。其中:凝胶柱与染、脱色液(V/V)的比为1:30~50,其间震荡摇匀。
可见,在染色、脱色阶段通过控制染、脱色液的温度可大幅缩短所需时间,从而提高实验效率。
目前,圆盘电泳槽染、脱色通常在玻璃试管和烧杯中进行,需要人工多次变换试管中的固定液、染色液、脱色液,不便于多个试样同时进行,尤其是对温度实施控制时的染色、脱色,操作过程频繁且复杂,容易出错,导致试验失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圆盘电泳槽染色、脱色杯,使多个不同材料的试样可以同时进行染、脱色,且能准确区分试样,可放入加热设备中升、保温,也可放入冰浴、冰箱中降温,从而提高实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圆盘电泳槽染色、脱色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子、杯盖、托架和若干个染色管,所述托架放置在杯子内部,所述染色管放置在托架上。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杯子包括圆柱形的杯体、杯盖和设置在杯体内壁上的一圈环状平台,所述环状平台靠近所述杯体的上端杯口。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染色管包括圆柱形的管体、管口和管盖,所述管体壁为网状结构,所述管口的直径略大于所述管体的直径。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托架为一圆盘,圆盘的四周均匀分布有若干染色管孔,染色管孔的直径与染色管的管体直径相当,所述圆盘的中心设置一手把。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状平台距离杯体上端杯口的高度略大于所述染色管的管盖高度。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架的圆盘外沿上设置一圈挡边。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杯体与杯盖、染色管的管体与管盖均为螺纹连接或卡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将多个不同材料的试样同时放置在托架上,可以同时进行染色、脱色,染色管上的标识符能准确区分试样,托架可以从杯体中整体取出,便于更换杯体中的染色、脱色液。可放入微波炉、水浴锅、恒温培养箱等设备中升、保温,也可放入冰浴、冰箱中降温,从而提高实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盘电泳槽染色、脱色杯的正面半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盘电泳槽染色、脱色杯中杯子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盘电泳槽染色、脱色杯中杯体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圆盘电泳槽染色、脱色杯中染色管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圆盘电泳槽染色、脱色杯中染色管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圆盘电泳槽染色、脱色杯中托架的正面半剖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圆盘电泳槽染色、脱色杯中托架的立体图。
图中:1-杯子、1-1杯体、1-2环状平台、1-3杯盖、2-染色管、2-1管体、2-2管口、2-3管盖、3-托架、3-1圆盘、3-2染色管孔、3-3手把、3-4挡边。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7,一种圆盘电泳槽染色、脱色杯,包括杯子1、杯盖1-3、托架3和若干个染色管2,托架3放置在杯子1内部,若干个染色管2放置在托架3上。
上述杯子1包括圆柱形的杯体1-1、杯盖1-3和设置在杯体1-1内壁上的一圈环状平台1-2,环状平台1-2靠近杯体1-1上端杯口,如图2、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66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