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6633.5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5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潘日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峰峰鸿运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2 | 分类号: | B01D53/82;B01D53/48;B01D47/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24247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脱硫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属于烟气脱硫除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锅炉燃烧会排放出大量的烟气,这些烟气中含有较多的粉尘和硫化物,需要通过脱硫除尘后才能排入大气。普通的脱硫除尘装置对烟气的净化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该装置能够对烟气进行充分的脱硫除尘处理,使排放出的烟气达到环保标准。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位于装置主体内的三层隔板、进气管、出气管、主控单元以及人机界面;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装有除尘水;所述三层隔板将装置主体分隔成第一加速通道、第一减速通道、第二加速通道以及第二减速通道;所述第一加速通道和第二加速通道的顶部均设有大型风机;所述第一减速通道和第二减速通道中均设有脱硫剂层;所述大型风机与主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人机界面与主控单元双向连接;所述进气管位于第一加速通道的上端;所述出气管位于第二减速通道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还设有液位检测单元;所述液位检测单元与主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效果:
1、烟气在加速的过程冲入除尘水中,除尘水与烟气充分接触,提高了除尘效果。
2、烟气通过脱硫剂层时速度较低,脱硫剂层与烟气接触时间较长,能提高烟气的脱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1中标号名称:1、装置主体;2、隔板;3、第一加速通道;4、第一减速通道;5、第二加速通道;6、第二减速通道;7、进气管;8、出气管;9、大型风机;10、脱硫剂层;11、除尘水;12、液位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地介绍: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装置主体1、位于装置主体1内的三层隔板2、进气管7、出气管8、主控单元以及人机界面;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装有除尘水11,用于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捕捉;所述三层隔板2将装置主体1分隔成第一加速通道3、第一减速通道4、第二加速通道5以及第二减速通道6;所述第一加速通道3和第二加速通道5的顶部均设有大型风机9,用于对通道内的烟气进行加速,加速后的烟气冲入除尘水11中,除尘水11与烟气充分接触后将烟气中的粉尘捕获;所述第一减速通道4和第二减速通道6中均设有脱硫剂层10,烟气经过脱硫剂层10时,脱硫剂将烟气中的硫化物中和,以实现烟气脱硫的目的;所述大型风机9与主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人机界面与主控单元双向连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人机界面对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所述进气管7位于第一加速通道3的上端;所述出气管8位于第二减速通道6的顶部;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还设有液位检测单元12,用于对除尘水的高度进行检测;所述液位检测单元12与主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烟气从进气管7进入装置后,依次通过第一加速通道3、第一减速通道4、第二加速通道5以及第二减速通道6进行脱硫除尘,净化后的烟气通过出气管8排出装置主体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峰峰鸿运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峰峰鸿运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66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