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转动喷淋除尘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6648.1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8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章林;孔立志;刘书梅;曹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王书刚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转动 喷淋 除尘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烟气进行脱硫除尘的装置,属于烟尘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燃煤燃气锅炉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气,烟气中含有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质,需要除去。目前有成熟的石灰石-石膏湿法除尘脱硫技术和各种各样的设备,主要湿式除尘器和吸收塔。湿式除尘器(如离心式水膜除尘器)是用水或碱性液体(石灰水)喷淋烟气,捕集烟气中的烟尘,同时可去除有害气体,除尘效率较高,但是结构复杂、能耗大,维修维护不方便,使用寿命短。吸收塔包括喷淋塔和鼓泡塔,脱硫效率可达95%以上。但是喷淋塔需要多个喷淋层,上百个喷头,系统成本高、能耗大,故障率高,维护强度大。鼓泡塔存在气相阻力高、鼓泡管内易积灰结垢的问题,降低鼓泡管使用寿命,维护不便。
现有脱硫除尘设备不但结构复杂、耗能大,还存在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烟气在设备内的运行路程较短,除尘脱硫不能够充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烟气除尘脱硫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处理效果好的烟气转动喷淋除尘脱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转动喷淋除尘脱硫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装置,包括壳体、转动喷淋机构和除湿室,壳体的下部设有进烟口,上部设有进液管,底端设有排污口,顶端设有排烟口;壳体内通过过滤板将壳体分为下部喷淋室和上部除湿室,喷淋室内设有转动喷淋机构,除湿室内装填有除湿剂;转动喷淋机构包括转动机构和转筒,转筒竖直设置在喷淋室内并与转动机构连接,转动机构设置在壳体的底部;进液管与转筒的内部空腔连接,转筒的侧壁上分布有喷头。
烟气由进烟口进入壳体喷淋室壳体,脱硫液经进液管进入转筒内并由喷头喷出,转动机构带动转筒及其上的喷头转动,脱硫液随之分散雾化,与烟气充分结合,进行脱硫除尘,烟气上升进入除湿室进行除湿干燥,然后由排烟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喷淋,使脱硫液分散雾化,与烟气充分混合,缩短了烟气除尘脱硫行程,可以减小整个装置的体积,提高烟气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进烟口,3、转筒,4、喷头,5、进液管,6、过滤板,7、转动机构,8、除湿室,9、排烟口,10、喷淋室,11、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转动喷淋除尘脱硫装置主要包括壳体1、转动喷淋机构和除湿室8。壳体1的下部设有进烟口2,上部设有进液管5,底端设有排污口11,顶端设有排烟口9。壳体1内通过过滤板6将壳体1分为下部喷淋室10和上部除湿室8,喷淋室10内设有转动喷淋机构,除湿室8内装填有除湿剂。转动喷淋机构包括转动机构7和转筒3,转筒3竖直设置在喷淋室10内并与转动机构7连接,转动机构7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转动机构7包括电机和带传动。转筒3内部为空腔,进液管5与转筒3内部空腔连接,转筒3的侧壁上分布有若干喷头4。
烟气由进烟口2进入壳体1内喷淋室10的下部,碱性脱硫液(如石灰水)经进液管5进入转筒3内,并由喷头4喷出。转动机构7带动转筒3及其上的喷头4转动,脱硫液随之而转动分散雾化,与烟气充分结合,这样在较短的行程内达到了较好的除尘脱硫效果。烟气上升后通过过滤板6进一步过滤,并进入除湿室8,进行除湿干燥,然后由排烟口9排出,污物由底端排污口11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66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