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滑耐磨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9666.5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9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柯石堀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嘉庆轻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22 | 分类号: | A43B13/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滑 耐磨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尤其涉及一种防滑耐磨鞋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护脚工具应运而生,如运动鞋、皮鞋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鞋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鞋子鞋底的防滑性和耐磨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以运动鞋为例,众所周知,运动鞋是现代人最喜欢穿着的一种鞋子特别是在户外运动的时候,现有运动鞋包括鞋底、与鞋底连接的鞋帮及垫设于鞋底上的鞋垫,按现有鞋底组成材料分类,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为只有单层的发泡体构成的鞋底,第二种为发泡体和粘贴于发泡体底部数个片状的橡胶片构成的鞋底,第三种为由发泡体和橡胶层构成的上下层鞋底。第一种鞋底具备质轻、弹性佳的特点,其主要是在鞋底中加入了较厚的弹性发泡体,但这种发泡体使用时会显得偏厚,使得鞋底的比例不协调,不利于运动,而且防滑效果差,同时又不耐磨。第二种鞋底也具有质轻、弹性佳的特点,由于设有复数个片状的橡胶片,从而具有一定的防滑效果,但因为数个片状的橡胶片是独立的粘接于发泡体上的,且橡胶片体积较小,易发生脱落现象,影响鞋子整体美观。第三种鞋底具有较好的防滑效果,但鞋底耐磨性能较差,影响鞋子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滑效果好、耐磨性能佳、质量轻薄的防滑耐磨鞋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滑耐磨鞋底,包括鞋底,所述鞋底底部设有耐磨防滑层,所述耐磨防滑层底部与人体前掌及后脚跟相对应的部位设有防滑突起,所述防滑突起由第一防滑突起(21)和第二防滑突起(22)交错组成,所述第一防滑突起由圆心相同、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组成,所述第二防滑突起(22)的形状为菱形,所述第一防滑突起(21)的两个圆上设有防滑凹槽(21a),所述鞋底底部前掌与后脚跟部位两侧的边缘开设有复数个凹槽(3)。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二防滑突起(22)上还设有防滑槽(22a)。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一防滑突起(21)的两个圆之间还设有圆形凹槽(21b)。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一防滑突起(21)、第二防滑突起(22)的深度为1.9~2.1mm,所述防滑凹槽(21a)、防滑槽(22a)的深度为1.4~1.6mm,所述圆形凹槽(21b)的深度为0.4~0.6mm。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鞋底底部设置耐磨防滑层,在耐磨防滑层底部与人体前掌及后脚跟相对应的部位设有防滑突起,使得鞋底具有较好的防滑及耐磨功能,防滑突起由第一防滑突起(21)和第二防滑突起(22)交错组成,所述第一防滑突起由圆心相同、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组成,所述第二防滑突起(22)的形状为菱形,第一防滑突起(21)和第二防滑突起(22)具有不同的形状,两者组合使鞋底的防滑功能得到加强,在鞋底底部前掌与后跟部位两侧的边缘开设复数个凹槽 (3),使在鞋底积压的水能够顺利的被排出鞋底,进一步提高了防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
参考图1、图2,一种防滑耐磨鞋底,包括鞋底1,所述鞋底1底部设有耐磨防滑层,所述耐磨防滑层底部与人体前掌及后脚跟相对应的部位设有防滑突起2,所述防滑突起2由第一防滑突起21和第二防滑突起22交错组成,所述第一防滑突起21由圆心相同、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组成,所述第二防滑突起22的形状为菱形,所述第一防滑突起21的两个圆上设有防滑凹槽21a,所述第一防滑突起21的两个圆之间还设有圆形凹槽21b,所述第二防滑突起22上设有防滑槽22a,所述鞋底1底部前掌与后脚跟部位两侧的边缘开设有复数个凹槽3。所述第一防滑突起21、第二防滑突起22的深度均为2.0mm,所述防滑凹槽21a、防滑槽22a的深度为1.5mm,所述圆形凹槽21b的深度为0.5mm。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防滑突起21、第二防滑突起22的深度在1.9~2.1mm,所述防滑凹槽21a、防滑槽22a的深度在1.4~1.6mm,所述圆形凹槽21b的深度在0.4~0.6mm,以上参数范围内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嘉庆轻工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嘉庆轻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96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椒芳香油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装煤车烟气快速切断装置及其工作方法